腦袋如殘影般動了一下,姜卓方手上,就有七點銀光,如北斗七星般激射而出,幾乎封住所有退路,南宮十九在空中連閃七下,居然躲開了所有銀針。
“姜兄真是厲害,多謝手下留情!”
“南宮兄客氣了!”
墨蘭目力驚人,見南宮十九雖然躲過了銀針,卻有一個黃豆大小的碟片,悄然鉆進他的腰帶,這時她才明白,銀針不過是虛張聲勢。
姜卓方過來,拿出兩個骨導耳麥,墨蘭伸手接過一個,插進耳邊的頭發里,他也順手帶上。
“少爺,監聽也用這個嗎?”
“對!”
龍都西部為鳳山山脈,東起龍都西郊,向西延綿百多公里,主峰為鳳山。主峰以西三十公里,是西溪古鎮,北倚西鳳山。西溪自東往西,在古鎮存積為湖,然后溢出折而向南,注入龍都以南的南湖。
西溪古鎮積淀著數百年的歷史,民居多為二至三層廳堂住宅,布局多為穿堂、天井和院落,構造為瓦頂、空斗墻和觀音兜山脊,形成高低錯落、粉墻黛瓦、庭院深邃的建筑群。山色如黛,青瓦勾連,舟行平湖,一切看起來,也都賞心悅目,頗具江南水鄉風情。
沿西溪北岸往西,在古鎮東街,在鳳千羽指引下,驅車進入古樸的雙開楠木大門,待兩部車進入,院門悄然關閉。里面是一座依山臨水,古意盎然的大院。院子北面是五間三層正房,東西廂房為三間兩層,四周是回廊。但中間沒有穿堂,只有一個樹木蔥郁,曲水流觴的精致花園,中央有數棵高大茂盛的梧桐。
三人下車,沿著曲折的游廊,穿過荷塘上的竹亭,是一片疏密有致,姹紫嫣紅的花林。轉過一個花壇,就是正房大堂,鳳瀟正陪著一個發髻高挽,慈眉善目,穿著對襟大袖褙子的老太太,褙子繡著祥鳳云紋,給人恬淡高貴的感覺,鳳千羽叫了聲奶奶,就過去擁著她。
老太太只是輕輕撫著她的小腦袋,順便向墨蘭點了點頭,眼睛就上上下下打量姜卓方,好一會兒才露出微微的笑。
“你就是阿方吧?救了羽兒好多次,先進屋喝茶。”
東廂的廚房里,正有人忙忙碌碌,有幾個孩子在回廊跑上跑下,五人進入大堂,圍案而坐。
茶案是年深日久的紫檀根雕,上面擺著一套紫砂茶具,中間的茶壺居然是樹癭制式,壺面如樹皮凹凸,呈暗栗色。樹癭壺出自明代制壺大師供春,是他獨有的一種壺式,形制古拙,傳世極少,沒想到能在這兒見到。
“供春之壺,勝于金玉。”
姜卓方一看,就知道是古董,極有可能就是正德年間的正品。樹癭壺是如今能看到的、最早的紫砂茶壺,存世數量極為有限,也都收藏在博物館里,這樣價值連城的古董拿來喝茶,也是服了。
泡茶的是鳳瀟,茶是極品凍頂烏龍,茶湯清爽怡人,湯色如蜜,黃里透金,氣味清新典雅,清逸回甘,名壺配名茶,的確相宜得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