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說,箭已經拔出來了,但傷口泡了這么久的冷水,眼下最怕的就是發熱……如果三天內,他能醒過來,應該就熬過這一劫了!”
“要是醒不過來呢?”
太醫正默然不語。
是,這么大一個貫穿傷,眼下最怕的就是發炎。
這書里又沒有特效消炎藥,純粹靠著一點草藥,想要壓下這么大的炎癥太難了。
不幸中的萬幸,眼下是冬天。
冬天氣溫低,傷口感染炎癥的幾率要小一點。
接下里的時間,孟辭不眠不休不洗不梳守在沈繹的床邊,誰來勸都沒有用。
侯夫人和侯爺聽了小綠說起事情的前后經過,也是心驚肉跳,更明白孟辭為何要如此。
怕是此刻心中愧疚,都要將她淹死了。
赫連術親自動手殺沈繹,最后被沈繹反殺而死,這件事在朝堂上引發了軒然大波。
沈繹生死未卜,雙方唇槍舌戰。
目擊者和證人不少,匈奴人無法抵賴赫連術犯下的過失,但赫連葉葉回過神來,堅稱這件事跟自己沒關系,且沈繹不過是一個侯府庶子。
自己五王兄已然身死,付出了代價。
他一個侯府庶子雖然身在危險之中,但命還在,這件事不宜再追究了。
匈奴使團也是這個態度。
不想再因為這件事,割讓更多和談的籌碼!
雙方吵得不可開交,便在這時,端坐在御座之上的楚皇不疾不徐的開口:“誰說沈繹只是侯府庶子,他是朕的兒子!”
這一聲,投下了一個重磅炸彈,將眾人都轟懵了。
唯有永昌侯跪下道歉:“陛下恕罪,微臣沒有照顧好二皇子,是微臣的過失!”
論資排輩,沈繹比慕容楓要年長。
所以,是二皇子。
楚皇擺擺手:“起來吧,這件事跟你沒關系!”
梳理前后,看上去事情的真相是這樣的:赫連術動了殺心,想要殺沈繹,但是苦于沈繹武功高強,侯府又戒備森嚴,找不到機會。
于是他讓妹妹找機會接近沈繹,讓沈繹陪著到處玩,又在這冬夜提出游湖。
就是為了將沈繹引到湖面格殺。
他偷偷潛出館驛,偽裝一番之后,見沈繹被困住,實在心癢難耐,便自己動手。
豈料沈繹不是個好對付的,在重傷之下仍然回擊,將他釘死當場!
一樁樁一件件,各處細節都是勾連的起來的。
從一開始,就是赫連葉葉在刻意接近沈繹,并且利用自己的身份來強迫沈繹答應陪游。
而楚皇今日承認沈繹的身份,也有個中原因:
一,他是護短的人,這一次沈繹的確受了委屈需要一個公道!
二,這時候抬出他的身份,對于和談大有裨益,傷一個侯府庶子,和殺當朝陛下的兒子,是完全不一樣的概念!
庶子和庶子,也有鳳凰和草芥的區別啊!
楚皇也不等眾人反應過來,直接下了旨意:封沈繹為桓王,賜府邸奴婢,待病好之后,便遷入桓王府居住。
他說完這一句后,冷冷的盯著匈奴使團的團長,憤怒又中氣十足的開口:“赫連術傷了朕的兒子,他至今生死未卜!”
“赫連葉葉便是同謀,你們不肯同意和談條件也可,這和談也不必進行!”
“兩國開戰,不斬來使,你們即日啟程回匈奴,告訴你們的汗王!朕不日便將清點大軍,揮軍北上,誓要踏平匈奴,為朕的兒子討一個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