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點意思,先讓嚴象過來見我。”
嚴象,即是朝廷所任命的九江太守,袁術死后便正式履任,至少成為了九江郡表面上的控制者(不是袁術手下的閻象,不是錯別字,是荀彧舉薦的自己人)。
不大一會兒嚴象趕到參拜,劉協手中依舊做著木匠活不停,問道:“九江新定,你不在九江待著,來郯城見我做甚?”
“回天子話,九江的情況比較復雜,非臣一人所能鎮撫,臣斗膽,向陛下借人,借兵,借糧,同時請朝廷下詔,赦免袁術部將雷薄、陳簡,許其降。”
劉協卻沒有回話,而是問道:“九江郡的民生怎么樣?”
“回陛下話,九江已談不上民生了,袁術逆賊,臨行前自己燒毀了他的偽皇宮,大火之下,整個壽春已經是一片廢墟,一應戶籍、賬冊、全都沒了,臣現在都是支了個簡易窩棚,戶外辦公。”
劉協聽后忍不住罵道:“這個袁術是不是特娘的有病,你走就走么,放火干什么玩意,董卓當年火燒洛陽好歹是為了遷移人口,袁術又是為了什么,單純的燒著好玩么?”
越想越氣,這特么是個什么玩意。
深吸了一口氣,劉協問道:“壽春以外的民生呢?有沒有耽誤春耕?”
“揚州氣候較熱,冬季短(三國時氣溫比現在搞,壽春氣候已經類似今天兩廣了),若是現在組織耕種屯田,倒也不是來不及,只是如今九江各地,便如天子詩中一般,已是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處處匪患,處處兵災,百姓朝不保夕,宛如人間地獄,僅袁術部將雷薄、陳簡二人,便聚攏了十余萬的巨寇。”
(雷薄后期投奔劉備時手里還有五萬多人,此時他倆加一塊有十萬人應該是合理的,ps,雷緒和雷薄應該是同一個人,可能是后來改名或者干脆史書記載有誤,袁術手里不太可能有兩個姓雷的將領都有那么多兵馬)
說著,嚴象苦笑一聲:“陛下若是不赦此二賊,臣怕是活不到下次有幸見天子的時候了。”
劉協聽了更是氣不打一處來,九江一共才多少人,他們倆就擁匪十余萬?整個徐州我用軍屯之法募兵,也才募了五萬人,他們一郡之地就養兵十余萬?十余萬人吃什么喝什么,還不是要劫掠?
這九江一地的百姓,可不就是身在地獄了么。
“九江郡面臨的問題還不止于內部,江東孫策,廬江劉勛,全都對九江虎視眈眈,反正臣,一個也打不過。”
沉默良久,劉協問道:“難處就不必說了,若是不難,也不會叫你去當這個九江太守,說說吧,你要什么支持。”
“如果有糧就最好了,只需三百萬斛糧谷,臣便有把握讓九江重歸太平。”
劉協聞言看向司馬懿。
司馬懿直接就把嚴象給訓斥了:“莫再使漫天要價就地還錢的那一套了,下邳城存糧總共也就剩了八十多萬斛,我們就是把徐州所有的富戶都殺了,也變不出三百萬斛糧來,說點實際的,有三百萬的糧食還用得著你么?”
劉協在一旁張了張嘴,有點難受。
但他真的拿不出三百萬糧食出來,徐州如此,南陽、豫州、兗州都是如此,處處都缺糧。
那九江的百姓……
唉~
“臣聽聞鎮守廣陵的武狀元趙云有萬夫不當之勇,麾下禁衛各個驍勇精銳,更有萬余名袁術降卒,臣請陛下命趙云做臣之臂膀,再命廣陵太守陳登撥十萬斛的軍糧與臣,臣定能內剿盜匪,外拒強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