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胡想聯翩呢,就聽到天子正在叫他:“劉曄?劉曄?想啥呢?”
“啊?啊,天子,沒想什么。”
“給朕搬個凳子過來。”
“啊?”
“今兒天好,就在這編吧,正好朝中也沒事兒,我也幫著一塊干點活兒,我雖然不會篾匠,但打打下手,至少是拆筐我總是會的。”
“天子您……您怎么能做此賤業?”
“哪有什么賤業貴業,憑手藝吃飯,憑手藝報國,怎么能說是賤業呢?去找個胡凳來吧。”
過了一會兒,劉曄找來許多胡凳,劉協先讓最開始說話的老頭兒在自己身邊坐下,自己又拿了另一個胡凳坐下,真誠地問道:“老人家,我們要藤條是要編將士們穿的鎧甲的,要不您來簡單教教我,這藤筐要怎么拆?”
老頭受寵若驚,但劉協卻執意要學,劉曄也連忙名人拿了幾十件成品過來,又讓監中大匠去教授這些篾匠們怎么編。
都是成手篾匠,編盔甲說實在的也沒什么復雜的,這玩意輕,不用考慮受力也不用怎么考慮靈活性,說白了編上就行,比編個筐并沒有復雜到哪去。
于是很快,這就編上了,劉協身邊的宿衛們一見天子都坐下編上了,于是紛紛也干脆或蹲或坐在了地上,開始編了起來。
比較詫異的是,關羽這樣的猛人居然也會篾匠活兒,他居然不是拆筐的那一撥的,而是編鎧的那一撥的,劉協拆下了的藤條直接就遞給了他,手腳特利索。
沒多大一會兒,卻是伏氏帶著宮里的宮女出來了,跟劉協請了個安之后也加入到了干活兒的隊伍中。
據說事后因為這個,在娘家坐月子的曹曦還被曹操狠狠的罵了一頓。
你要不是有個好爹,你在宮里早待不下去了。
又過了一會兒,張繡帶著禁軍,種輯帶著宿衛也來了,不過他們顯然都是不會篾匠活的,打下手肯定也不需要那么多的人,于是紛紛找來木棍,布匹等物開始為這些篾匠們搭建簡易的窩棚,埋鍋造飯等后勤保障方面的工作。
這一編,就編到了晚上,而在編織的過程中陸陸續續的這個干活的篾匠大軍卻是越來越大,第一波來的都是附近的,說白了就是潁川的,下午的時候南陽的和兗州部分地區的,一直到晚上居然還有人來,甚至連徐州人都來了。
等到天黑以后這活兒干不了了,劉協才腰酸背痛的起身,再次對著已經密密麻麻許多倍,一眼甚至都望不到邊的篾匠隊伍,深深的鞠上一躬,道了聲謝。
…………
而與此同時,袁紹那頭也在積極的進行著秋收,同時以鄴城為根據地,大量的打造鎧甲和兵器,這一點大家都一樣,都在為即將到來的大戰做著最后的準備,開始調集大軍南下。
校事府情報,說是袁紹現如今已經在鄴城征辟了六萬人了,其最終率軍南下的主力很有可能會超過十萬人。
另外,胡烏桓校尉閻柔也已經率領著烏桓騎兵南下了,倒是沒有匈奴使者說的那么夸張,應該不會超過無完人,至少蹋頓沒有親自來。
就在這劍拔弩張的準備時刻,風,卻是先從汝南吹起來了。
吹風者,呂布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