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鐵會議和貴族會議之后便是朝廷的議稅會議,議稅會議作為朝廷的決策大會,首先要對鹽鐵會議中提到的熱點問題進行解釋和說明,對于惡政要進行檢討,對于執行問題要對尚書臺進行問責。
之后,議稅會對去年一整年的財政情況進行回顧和總結,哪些目標完成了,哪些目標是沒有完成的,該問責的問責。
然后商討一下新一年的財政計劃,這肯定是不可避免的要涉及到軍政兩屆方方面面的大事的,直接給尚書臺列個清單,讓尚書臺負責具體執行。
簡而言之,尚書臺對議稅閣負責,議稅閣對議稅會負責,議稅會對鹽鐵會議負責,那么他這個天子呢?
沒有人對天子負責。
這就是劉協的計劃了。
不過確實,在這一年的實際運作中,這幅行政圖吧……跟自己想的還真是不太一樣。
在劉協自己看來,這個不太一樣主要就是因為荀彧這個尚書令,或者說,是因為政治慣性的原因,百官還是更習慣事事都以尚書臺為主。
而荀彧本身地位真的夠高,功勞也夠大,朝中的潁川人又實在是太多,所以事物在執行起來難免就會跑偏。
最簡單的一點,就連劉協也知道,荀彧現在和楊彪的關系已經不是很融洽了,倆人在尚書臺總是吵架。
而在劉協的設計里,管著議稅閣的楊彪在決策的權力上應該是遠大于荀彧的才對,但他也不應該去管執行。
所以總而言之,荀彧走人,這其實對于劉協的計劃,應該是很有幫助的一件事,而且是一個很好的契機,讓他著手對朝政進行“微調”。
比如將議稅閣的成員構成,盡量的與朝廷脫離關系,比如鹽鐵會議的問題上,也盡量讓自己抽身事外等等。
不對,議稅閣與尚書臺之內的各部尚書,好多都是重復的,這個不好,得想個辦法將之剝離,嗯……御史臺好像不錯,以后有機會我試著增加一下御史的權限,給他們改革改革,把他們直接送進議稅閣。
還有荀悅,對,既然荀彧現在跟我辭職,能不能想個辦法把荀悅也給安排了呢?這個荀悅簡直是自己想要放權路上的絆腳石啊!
當然直接把他扯下來或者踢出去也不成,因為他不當這個中書令,也會有別人來當,總不能把中書臺這個機構都給撤了吧?
那樣的話確實不太方便,而且鬼知道這些群臣又會怎么腦補,莫名其妙的就再搞出一個實權的決策機構出來。
于是劉協想啊,想啊,越想就越飛,腦子里一口氣冒出了好多的騷操作。
而荀彧見天子明顯是一副正在深思,思得完全沉浸在思想的世界里都走神了的樣子,當即便被嚇得屏住了呼吸,生怕因為自己的喘息聲太大了影響了天子的思緒。
好一會兒,劉協突然問道:“令君既然辭職,那,仲豫呢?”
荀彧愣了一下,道:“仲豫是陛下的私臣,如何安排,自然全由陛下一言而決。”
“嗯,既然如此,等新皇宮建好之后就將中書臺遷至北宮吧,新皇宮朕也不打算用太監了,就讓嗯……讓仲豫負責朕的私人事務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