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就怪不得牛逼和尚感到糾結了,原本他拼死前來,就是為了給他們百十萬的佛門信眾一個光明正大的身份,結果這天子可倒好,不但給身份,還給官當,其中他本人更是一躍而成為比兩千石,入議稅閣。
雖然這輩子他大概也沒機會成為真兩千石就是了。
然而漢朝時的佛門弟子中,真的剃度了的本來就少,娶妻生子吃肉喝酒,統統都是不戒的,那么所謂的信眾,除了偶爾讀一讀佛經,跟普通人還有個毛的區別呢?
至于官方譯經,這就更狠了。
因為是外來宗教,漢朝也沒人看得懂天竺文字,那還不是想怎么翻譯,就怎么翻譯?是不是以后大開佛經第一句話都是大漢萬年,皇帝陛下英明神武,大漢皇帝即佛陀轉世?
說白了,按天子這么個搞法,如果是太平盛世,可能也真沒多少人會愿意當和尚,就算當了和尚,恐怕對朝廷也沒啥實際影響。
而若是天下大亂,說實在的和不和尚的也不重要了。
當然,如果他今天真的敢拒絕天子的“好意”,怕是他們這些和尚,真的就要被當做道士打了。
“臣,謝陛下隆恩。”
你看,比兩千石就是香吧。
“至于白馬寺的職責,我看也必須要更改一下了,作為朝廷的官方比兩千石職務,肯定要有個架構么,首先一個就是登記,朕會派校事府的宦官跟你走訪一下,同時張貼皇榜,向天下發布詔令,三月為限,哪怕是藏在深山老林里的寺廟都必須向白馬寺進行登記,需要登記的內容包括信眾人數、廟產情況,包括土地、建筑、工具、牲畜、武器等。
白馬寺對天下僧侶擁有管理之責,白馬令下另設兩名白馬丞,秩一千六百石,除了你們第一屆允許用原白馬寺僧侶之外,后面的就必須要由下面的寺廟中選拔而來了,下面的寺廟中,百人以上的寺廟主持給一百石官身,千人以上給六百石,萬人以上的給一千石,至于一百人以下,你都一百人以下了這算哪門子的寺廟!
寺廟的主持必須由朝廷負責任命,嗯……具體的標準么,就從佛門信徒中,考建安大典好了。另外在登記的時候進行佛法考核,凡自稱為僧者,必須熟背四十二章經的全部內容,反正這書四十二冊加一塊也還沒論語長呢,如果是真的信徒,肯定是背得下來的吧?三月為限,三月后所有沒在白馬寺進行登記的,毀廟,殺人,有沒有問題?”
“…………”
牛逼和尚張了張嘴,又一次的有些失語了。
他也實在是對這套,幾乎照搬自二十一世紀的宗教管理制度不知道要說什么了。
說實在的也就是客觀條件不允許,否則劉協非得整個哈爾濱佛學院出來。
這樣絕的政策,居然是天子臨時想出來的么?
絕,太絕了!
你說這是對天下佛門的限制吧,那肯定是,人員、廟產全都登記在冊由朝廷進行統一管理了,寺廟的領導人物還都是由朝廷進行任命的。
更覺的是這些被任命的宗教官員,考試考的居然是建安大典?這跟現代宗教事物領導考馬,列思想****有什么區別?!
好么,這條政策一實施,估摸著除了四十二章經之外,大小和尚們有事兒沒事兒肯定是要捧著建安大典來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