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天子后媽的人選曹操都替天子考慮好了,當然不可能是郭女王,而是建議天子將伏氏重新送上去,自己新送上去的三個女兒則只做貴人就好。
曹操也是有自知之明的,知道此一時彼一時,沒理由皇后只能從他們家出,那他老曹家豈不是成專屬后族了么,曹操雖然不知道后世有個大遼國里面有個家族姓蕭,但至少知道本朝有個家族姓王。如果是一年之前,甚至是官渡之戰剛剛結束的時候他提出這樣的非分之想天子說不定都能捏著鼻子同意,但現在肯定就不可能了。
伏氏是以前的皇后,天下人都知道她之所以從皇后的位置上被攆下來是為了要給曹曦騰地方,現在曹曦從位置上下來,難道不應該是伏后頂上么?這可以說是目前后宮之中幾乎唯一一個可以在自己的支持下強勢壓制郭女王的女人了。
法理上來說,伏后是非常合適的人選,暫時也還沒有孩子,太子那么小,完全可以當她自己的兒子養,這女人也不是能狠毒到殺死自己養子的那種人,最關鍵的是:作為董卓幫劉協挑選的皇后,伏家在大漢本就屬于空有名聲,實際力量非常有限的那種虛名家族。
伏氏她爹伏完,在朝中幾乎沒有任何勢力,對于曹操而言這就非常好拿捏了。
至少比郭女王要好,那個女人是真的可能干出殺害太子給自己兒子鋪路的事兒的。
一箭好幾雕。
即使是暴怒之中,曹操也依然保持了一個作為政治家的本能。
而當曹操的這封奏表上了之后,自然是石破天驚。
就連張魯投降,西方戰事再起,都比不上這件事對于天下人的沖擊力來得更大。
首先是劉備方面,確如曹操所料,劉備在曹操上表之后,就決定繼續生病了,病都可重了,口眼歪斜目不能視,半身不遂全身癱瘓,總之,是病到不能知道朝廷大事,誰也不見的地步了。
任憑丁氏在他的床前哭成個淚人,好話壞話說盡,軟磨硬泡都不好使,反正當天之后一連三個多月倆人都是分房睡的。
至于曹曦如何想,那就無人得知了,有傳言說皇后曾經在后宮嘗試上吊自殺,是被貼身的親信宮女所救下來的,因為這條傳言太過于空穴來風,至少朝廷上的這些男人沒法證明其真假。
大家聽到這則傳言之后的第一反應都是:幸好他選擇了上吊而不是抱著太子跳井。
看來以后還是得加強太子的安全保護啊!
而,當劉協冷不丁的收到曹操的這個奏表的時候,表情可以說是極其精彩了。
他,壓根什么都不知道啊!
怎么好端端的,曹操就要讓自己把自己的女兒給廢了?
這特么到底是發生了什么事啊!
廢曹曦,立伏氏?
于是劉協就糾結了。
作為壓根不知道許都發生了什么事,同時也確實不如曹操和劉備,沒有那寫個奏表要高速旋轉一千八百圈的腦子,考慮問題其實特別的簡單:
既然是曹操主動提議廢掉曹曦,那是不是就說明曹曦沒有靠山了?要不,真的把她廢掉?
可雖然自己并不算太喜歡曹曦,但大家好歹夫妻一場,所謂十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這是明媒正娶的大媳婦,還給自己生了個大兒子,雖然有時候挺蠢的而且脾氣也不好,至少遠沒有其他的貴人們溫文爾雅,賢良淑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