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觀來說,對歷史人物的評價的這個問題上,其實往往只有五分是看功績,后人在朝堂上的地位也是重中之重。
而仔細想來,如今的曹操,和太平天國之后的曾國藩,似乎還蠻多相似之處的:軍權在手,威望無雙,人臣之極,賞無可賞,甚至都在朝堂中樞上頗為弱勢。
可特么我也不是老佛爺啊!
“陛下是要現在就去雁門找魏公問清楚情況么?”
“不去了,諸葛亮。”
“臣在。”
“你作為天使去一趟雁門,給我查清楚,曹操他到底搶了多少錢和女人,又有多少錢和女人是他自己收下的,十天時間夠不夠?”
“臣一定竭盡所能。”
“去吧,我在此地等你十天。”
心想著,曹操要是敢和曾國藩一樣搞出一個刺諸葛案,自己說什么也得把他給楊了。
之后的十天,劉協一直留在太原與本郡的這些豪強打交道,深切而誠懇地慰問了他們,了解他們的損失。
結果看上去真的是慘,真就是賊過如梳,兵過如篩。
劉協還特意派了李典他們去鄰郡上黨去打探,還好,上黨那邊沒怎么遭到禍害,目前看來曹操好像是專門可著太原的這些豪強往死了欺負。
除了命給他們留下了,其他的能搶的都給搶走了,甚至于命也不是真的全都留下了,死了不少的人。
不過相對的,在土地分配的問題上太原這邊也算是被執行的最好了,所有的土地全都留給了平民耕種,用以軍民兩屯。
幾乎是一丁點都沒給那些世家豪族留。
怎么說呢,雖然土改這東西可以說是劉協的國策,但具體這不還是涉及到一個執行力的問題么,劉協自己親自參與的部分其實更類似于二戰后的日韓的土改之策,既:有償贖買,無償分配。
還是給那些大地主大豪強們按照各自的勛貴等級留下些土地的,甚至于沒收的土地和財產還很大方的算作勛田入爵,給了他們鹽鐵合營的股份。
相對也是比較溫和了。
曹操的手段么,無償沒收,無償分配,這手段像誰呢……
哎~
嘆息一聲,劉協也是感覺到五味陳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