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打孫吳的話,終究是需要契機的,我以為,契機有二。”
“首先是咱們自己的內因,我這幾年幾乎全部的時間都放在了蒸汽機試制和實際應用上了,打算制造一種叫做火車的東西。”
“所謂火車,是指一種可以脫離運河限制,可以實現陸上大規模運輸的交通方式,我大漢的科技和工業基礎終究還是有點太差了,這破玩意我集合全國之力居然愣是搞了十幾年,才算是勉強摸到邊,不過想來,距離成功也不遠了。”
“脫離水運的限制?”
劉禪想到很多。
別的不說,這鐵路對于絲綢之路的影響絕對是無比巨大的,畢竟眼下走水路最遠就只能到金城郡,出金城往西,運輸費用怎么降都降不下來。
以及……
“如果這樣的話,我大漢兵團豈不是可以隨意調動,朝發夕至?脫離了水運的限制,卻是也不用太過擔心孫策的水師進入內地了,不過父皇這火車造價幾何?”
“造價么,那肯定是很高的,因為要修建一條叫做鐵軌的東西,很費鐵。”
“廢鐵?那不正好么?”
“是啊,正好可以宣泄那些鋼鐵企業過剩的產能,當然,這也只是解決了軍工復合體中工的部分,軍的部分,可以說是依然棘手。”
“不過更關鍵的是,這個蒸汽機的發展,絕不僅僅只能應用于火車,比如機床,比如蒸汽鍛打,比如我還發明了一個蒸汽動力連弩巨炮。”
“蒸汽機,是個足以拖動整個社會大踏步的向前發展的劃時代發明,然而此物,即使是我也足足搞了十幾年才搞出來,為此甚至不惜制造了一大堆基礎的,在你們看來不知有什么用的工業體系,換言之,孫策是絕對學不來的。”
“這么些年來,孫吳之所以能跟得上我大漢的發展步伐,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他一直在山寨我,我大漢造什么,東吳也跟著一塊造什么,無恥,下賤,可恨的盜版狗賊!”
“不過蒸汽機這個東西,即使是要弄清其中原理復刻,也需要數不盡的工程師,科學家,以及大量相配套的工業體系,這些,才是我大漢真正的底蘊啊,孫策就算是想抄,也絕對無從抄起,即使我不去刻意守護蒸汽機制造的機密,他想要成功仿制也至少十年,如果再增加一些保密等級,三十年五十年他也未必趕得上來,如此,這漢、吳兩國的國力自然也就拉開了。”
“當然,再怎么拉開,戰爭也終究還是不好的,在科技和國力與之拉開差距之后,其實統一也不一定非要用武力的方式。”
“說到底咱們同文同種,吳國也始終都是大漢吳國,本身咱們就有和平統一的條件。”
“這……如何和平統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