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宇皺了皺眉,不知道校長葫蘆里賣的什么藥,不過他還是將自己知道的東西說了出來。
“溫水煮青蛙最先源于19世紀末西方科學家做過的一個“水煮青蛙實驗”。”
“就是一開始將青蛙投入40攝氏度的水中,青蛙因為受不了突如其來的高溫刺激,立即奮力從水中跳出來成功逃生。”
“接著再將青蛙先放入裝著冷水的容器中,然后緩慢加熱,速度大概是每分鐘上升0.2攝氏度。”
“最終的實驗結果是,青蛙因為開始時水溫的舒適而在水中悠然自得,當青蛙發現無法忍受高溫時,卻已經心有余而力不足,然后被煮死在熱水中。”
“這個實驗的真實性我不做贅述,從青蛙的角度看,就是旨在告訴我們,即便身處優越的環境下,也要隨時保持警惕,否則可能樂極生悲。”
“而從實驗者的角度看,當我們想要針對某個目標時,如果不掌握方法就魯莽行事,反而不會成功,最好是先采用類似的方法麻痹對手,然后在潛移默化中將其消滅。”
“啪啪!精彩的解析!”
聽完周宇的見解,老校長突然鼓掌贊嘆道。
“我真是越來越欣賞你了,普通人只會看到第一層,而你已經看到了第二層,難得!”
對于老校長毫不掩飾的贊賞,周宇內心毫無波動。
無他,習慣爾。
況且這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整個故事就涉及到兩個對象,一個青蛙,一個實驗者。
要分析的話,自然也要從兩個角度分析,這只是簡單的數學分析法,很難嗎?
“不過,它其實還有第三層寓意。”表揚完周宇,老校長突然開口說道。
而聽到校長這話,周宇忍不住一愣。
第三層寓意?
這故事在他原先那個世界,早就被研究得透透的了,哪來的第三層寓意?
似乎是看出了周宇心中所想,校長笑了笑,接著道。
“所謂的第三層寓意,其實就是站在時間的角度看。”
“試想一下,如果將水煮青蛙的時間尺度拉長,你覺得會發生什么?”
什么?!
仿佛有一道驚雷在腦中炸響,周宇瞬間有一種醍醐灌頂的感覺。
“看來你懂了。”
看到周宇的表情,校長頗為欣慰地笑了。
是的,周宇聽懂了!
校長這句話其實不難理解,就是《進化論》中提到的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那一套。
在溫水煮青蛙這個實驗中,實驗者是花了幾個小時的時間,將涼水慢慢加熱到可以煮死青蛙的程度。
這看起來似乎很慢了,可還不夠慢!
如果將加熱時間變成一年、十年甚至一百年,然后將實驗對象換成一整個青蛙族群呢?
那樣一來,會不會就算最后將溫度上升到100攝氏度,也依舊會有青蛙不被煮死?
因為這個族群早已在漫長的歲月中,進化出了耐高溫的能力。
不要認為這不科學,因為自然界已經有太多這樣的例子。
那么想得再極端一點,假如這時,整個世界都突然變成了高溫環境,那么最終能存活下來的,也許就只有這群提前就完成了進化歷程的青蛙了。
想到這里,他徹底明白校長的用意。
“您是在為黑暗時代提前布局?”
這回輪到校長愣住了。
“你竟然知道黑暗時代?”
天地良心,他以為的周宇懂了,只是懂了這個故事的第三層寓意。
可他沒想到,周宇竟然能直接聯想到黑暗時代!
“只是聽說過,但并不是很了解,只知道它涉及到了某種天地大變。”周宇如實回答道。
看樣子老校長應該對這所謂的“黑暗時代”很了解,他也正好借此機會了解到詳情。
“原來如此。”
老校長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