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下三郎沒有害怕。
如果對面的是防空高炮,他肯定要趕緊飛走的,但是現在,僅僅坦克的高射機槍,怕什么?他們現在距離足足有兩公里!
松下三郎還是把注意力放在了引導導彈上,此時,對方居然開火了,簡直就是個良好的靶子。
陶式導彈從起飛之后,就開始向后不斷地拋出一根細細的導線,這也是這個時代的反坦克導彈最常見的,和模型里面的線控一樣。
如果是一場大的戰斗,當結束之后,這種導線會掉落在戰場上到處都是,同時,在飛行中,如果遇到什么干擾,比如飛過大樹的時候,一下子掛住了,導線就扯斷了。
但是,導線依舊是有優點的,相比無線電指令制導,它抗干擾的能力要大大增強,而且還有了多通道的能力。
如果是無線電制導,為了避免彼此之間的干擾,一個戰場上同時發射的反坦克導彈是有限制的,但是,線導就沒事了,因為每一枚導彈,都是靠著自己的導線來輸送信號的。
哪怕是后世,也有這種原理的導彈,只不過把電線換成了光纖而已。
這個導線,隨著飛行在快速地釋放著。與此同時,導彈尾部的紅外信標向后發出2.2微米的紅外輻射。這個微弱的信號,會被后面的直升機上的紅外測角儀捕捉到,然后據此信號測出導彈與目標瞄準線的誤差,由制導裝置處理后經導線傳到彈上的控制機構修正導彈的飛行路線,直到擊中目標。
這就是半主動反坦克導彈的原理,相比以前的完全靠操作桿,飛行起來忽上忽下的第一代反坦克導彈相比,它已經不需要人手動控制了,它的飛行路線是自動控制的,靠著制導裝置的操作,比人手的反應要快。
但是,它依舊需要后方的直升機的配合,不能完全自主地行動,所以,只能算是半主動的。
這枚導彈在快速地向前飛,一邊旋轉,一邊根據后方傳過來的信號改變自己的航向,離目標越來越近。
相比防空導彈動輒幾馬赫的速度,反坦克導彈的速度并不高,現在的陶式反坦克導彈,僅僅有360米每秒而已。
如果速度太快,那控制系統的要求就更高了,同時,尾部的放線動作也得快一些,很容易讓線斷裂,所以,這種導彈并不快,以至于對面的肉眼都能捕捉到。
本來,格魯什科的機槍是向著對面的直升機掃射的,而在發現對方的直升機不尿他之后,他立刻就改變了方案,向著那枚飛來的導彈射擊!
如果格魯什科手里握著的是一個密集陣的話,對付個導彈絕對不在話下,每分鐘幾千發的射速。但是現在,他手里就是一把高射機槍而已!
密集的彈雨,阻擋不住導彈的飛行,那枚可怕的導彈,還在向著他們飛過來!
“剎車!”格魯什科大聲地喊道,現在,那枚導彈幾乎能夠看到近在咫尺了,他們只剩下最后一個招數,急剎車!
前面的尤里狠狠地踩動剎車,而格魯什科的身體,就一下子被從炮塔上甩了下來,他的喉嚨里發出了慘叫,他的身體和坦克的車體碰撞,無比的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