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老百姓,有做了錯事以勞抵過的,還有專門為了掙點錢財補貼家用的。”
“還有錢拿?”
災民們聲音大了一瞬。
但是很快,也就沒聲音了,那官員有點奇怪,本來以為說有錢拿,他們該是更積極才對。
但也沒說什么。
遮去災民融到一起干活的人里頭,倒忍不住低聲問開了。
“陛下都給你們發多少錢啊?”
“按勞給錢,只要做了這些活,能給這個數呢!”
“哎呦,這么多?”
“大嫂,以前咱們就是被那些狗官給騙了!他們壓榨我們,還要把事情推到陛下身上,隊伍里還有些就是聽了他們的話,找錯了報仇的主,去冒犯了陛下才被抓起來在這邊工作的。”
“他們待遇也不錯,他們本人雖然不給工錢,但他們的家人來做活,也能賺一點,哪里能有這么仁慈的君主?在其他國家,這都是要砍頭的大罪!”
這些人就是當初從錦榮到崇洛修挖水道的那批人,本來一個個就對容兮感激涕零。
結果沒想到,日子還能過的更好,現在已經成了見不得別人說容兮不好,跟別人見面沒多久,就要提起容兮,夸上一夸。
好似要把以前欠下容兮的,全都給補償回來。
等到當日工錢結算,災民們一個兩個眼巴巴的看著他們去領錢。
那官員發完了自己帶來隊伍的錢,看著這些不敢上前的災民,好笑的對他們揮手,“愣著干什么?過來領錢啊。”
其中有驚訝的,有直接跑過去的,也有不好意思的。
“我們也能領嗎?!”
“領錢領錢!”
“俺們是給自己修,救自己,怎么能再拿錢呢,俺們平時喝的米粥,都沒跟俺們要錢……”
那官員笑著搖頭,往東北方向一拱手。
“陛下說了,做了事,就有錢拿,救災的物資跟勞動的報酬不能混為一談。”
當天晚上,災民回到自己的安置點,一個個都喜氣洋洋,還跟自己最近熟識的士兵炫耀自己今天得到的錢財。
士兵挺多是從邊關回來的,不少都對容兮情緒復雜,但此刻卻微妙的與有榮焉。
之前跟著隊伍一同前去的小姑娘捏著幾文錢,蹦蹦跳跳回到自己跟祖父住的小棚。
“祖父,今天我跟著嬸嬸一起做飯啦,有個叔叔給了我錢,祖父,你看,我能養活祖父的,我已經是個大孩子啦!”
小姑娘捧著幾個銅板,一張小臉早就被擦得干凈,雖然還有些蠟黃,但那雙眼睛明亮透徹。
老翁捧過那幾個銅板,看著自己的小孫女,麻木的眼底慢慢染上微光,指尖微微顫抖。
家破人亡的時候他忍住了沒哭,土地干涸要背井離鄉的時候他也沒哭,此刻卻忽然落下淚來。
好似這不是區區的幾文錢。
這是生活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