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段歌詞,配合屏幕上那花旦影子的表演,讓人一下子便有了代入感。
他們仿佛看見了民國亂世中,一處大劇院內的種種景象,戲子們水袖輕舞,咿呀咿呀的唱著《桃花扇》。
“亂世浮萍忍看烽火燃山河。”
“位卑未敢忘憂國。”
“哪怕無人知我。”
歌詞出,屏幕上的畫面再變,轉眼間戲樓之外出現一組不速之客,他們手持兵刃,背挎長槍,兇神惡煞,活脫脫的侵略者模樣,進屋便舉刀叫囂著,逼迫戲樓繼續表演。
整個戲班子戰戰兢兢,唯有戲子中的名角淡漠的看著這一切。
面對敵人的槍口,她并未退縮,輕輕化好妝,依舊水袖輕舞,依舊歌聲陣陣。
現場觀眾們都緊緊的注視這一幕,眼睛眨不眨眼,想要靜看故事的發展。
而此刻沈笑顏聲音忽然一變,戲腔陡然響徹。
“臺下人走過,不見舊顏色。”
“臺上人唱著,心碎離別歌。”
“情字難落墨,她唱須以血來和。”
“戲幕起,戲幕落,誰是客。”
這聲音一出,所有人都是起了一身雞皮疙瘩。
同時屏幕上的故事又變了,被重點著墨的“點火”二字出現在名角的頭頂,像是她在喊話。
之后熊熊的大火不知從何處而起,燃遍了整個戲樓。
剛剛還在肆意張狂的豺狼虎豹,這一刻驚慌失措,他們拔刀舉槍,可一切都晚了。
火勢勢不可擋,隨著那戲子的歌聲越漲越高。
而那戲子也不下臺,哪怕戲服著了一角也依舊如往常般不為所動,只是放聲高歌。
這是老祖宗傳下來的規矩,戲一旦開腔,即使臺下無人也要唱完。
凡人不聽不代表鬼神不聽,八方開聽,一方為人,三方為鬼,四方為神。
屏幕上空這時出現了一行字,是戲子正唱著的內容:
“俺曾見金陵玉殿鶯啼曉,秦淮水榭花開早,誰知道容易冰消。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這青苔碧瓦堆,俺曾睡風流覺,將五十年興亡看飽……”
字幕散發著猩紅的光暈在浮動,現實中舞臺上的沈笑顏也唱到了第二遍副歌之后的內容。
她走到中央處,一身火紅長裙迎風飄蕩,與身后屏幕上的火光交相輝映。
“你方唱罷我登場。”
“莫嘲風月戲,莫笑人荒唐。”
“也曾問青黃,也曾鏗鏘唱興亡。”
“道無情,道有情,怎思量?”
“道無情,道有情,費思量。”
旋律漸漸轉低,直到最后一句歌詞唱出。
大屏幕上的故事一點點消散,像是從未發生過,包括四周的燈光,也再逐個熄滅,仿佛從未亮起過。
沈笑顏的身影也隨之融入黑暗中,不見一絲一毫。
現場鴉雀無聲,直播前的每一位觀眾們也久久無言。
在他們身前的屏幕上,節目用最后的兩秒鐘,粘貼上一行火紅色的大字。
沈笑顏、顧青友情演繹作品——
《赤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