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缸在屋內,已經結冰了不能用了,二娃拎了個小桶,在外滿舀了點干凈的雪進來。二娃力氣不大,只能一點一點地搬進來。而三娃也懂事幫忙將桶里的雪倒進小鍋里。兩個孩子配合得很好。
姜梨不得不感嘆,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幾個孩子真的很懂事。換做現代,絕對是被家長們拿來鞭撻自己的娃的別人家的孩子。
廚房里的灶口有三個,一個是燒水的深口大鍋,一個是小一點的深口小鍋,被姜梨用來煮粥了,一個是用來炒菜的鐵鍋,姜梨打算用來煎面餅。
姜梨又翻開另一塊地磚,將里頭的面粉拿出來,也不避諱幾個娃娃。
幾個娃娃是知道哪里藏有糧食的,只是他們再餓,也只敢偷偷吃一點,也不敢偷太多。因為原主很精明,會發現。而一旦被發現,幾個孩子往往會被毒打一頓。
所以幾個娃娃,寧愿在外面找吃的,也不愿意觸犯原主的霉頭。
姜梨是不會和面的,但是原主會呀,翻出原主的技能,等二娃將水煮開了,舀一出滿滿一碗熱水,再和早準備好的一碗雪水,將白面粉和成面團。再捏出一小塊一小塊的面團,將它搟成不大不小的面餅。在旁邊鐵鍋,將面餅貼熟。
姜梨舍得放油,不多會兒,香味就將廚房填滿了,也飄進三個娃娃鼻孔里。
三娃戳了戳二娃的手臂,低聲說:“姐,香,香。”一雙大眼睛,亮晶晶的。
二娃已經停止燒火了。眼睛一動不動地盯著姜梨將面餅煎熟。口水都不知道咽過多少回了。三娃戳她,她將食指豎在嘴唇中間,示意三娃別出聲。然后眼巴巴地看著她大哥。
顧晉用眼神安慰了她,仿佛在說,量很多,娘親不會都吃完的,到時候他們偷偷吃一點,她是發現不了的。
小半個時辰吧,鍋里的糙米粥已經煮開了,濃郁米香正在肆意地飄著。
幾個娃娃,更餓了。大娃跟二娃很懷念這個味道,爹爹在時,他們總是能吃到。當時二娃胃口小,爹爹總是想法子讓她多吃點。而現在,他們想吃也吃不著了。只是希望娘親能夠少吃點,給他們留下點湯水也好呀。只是,娘親很少能剩下。她一般會吃很多。
糙米已經煮爛了,即使是三娃這個牙都沒長齊的小娃娃也能吃,口感還不錯。面餅焦黃焦黃的,要是能撒上幾粒白芝麻,會更香。可是白芝麻,在這個時代,挺稀罕的。他們買不起。
廚房沒有小桌子,姜梨貪暖,就坐在灶臺前,吃了三碗米粥,兩個餅子,仍然意猶未盡。
熱氣將姜梨的鼻子熏得暖呼呼的,清澈的鼻水也跟著往下*流,姜梨趕緊翻出一塊小帕子擦了擦,才免了被三個娃娃目睹她流鼻涕的尷尬。
姜梨收回帕子,看了看自己餓了幾天依然渾圓的身形,再看看旁邊幾個孩子營養不良的樣子。姜梨又嘆了口氣。
她將碗放在灶臺上,也不洗。
喊來了幾個孩子。
幾個娃膽顫心驚的。
一雙雙圓溜溜的大眼睛不安地看著姜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