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邊聞人敬心急如焚,巴不得早點找到兒子離開這里,那邊,走在前面領路的戚忠心情倒是大好,慢慢悠悠地走在前頭,路上遇見做事的下人,還停下來嘮叨幾句,見對方不緊不慢的樣子,聞人敬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可又不好開口催促。
“將軍是頭一次來太師府吧?”走在前方的戚忠欣賞著府內的美景,忽然回頭對著聞人敬問道。
“是”
“將軍覺得我們太師府內的景色如何?”
“很好,很好”
“這院里的一草一木,包括橋梁樓閣,都是我家老爺親自畫圖命人建造的”
“哦?想不到戚大人不光是有文采,對建筑也有造詣”
“我家老爺從小就聰慧,學什么都是一竅就通,未滿二十高中狀元,三十歲官至太常少卿,四十歲官至正二品參知政事,不到四十五歲,就已是太師,矜矜業業十幾年,朝廷內大事小事都要找我家老爺商量,皇上對他可是器重的很!”
“戚大人的辛勞,我等同僚都看在眼里,他為了國事日夜操勞,實乃我等楷模也,末將真該向戚大人多多學習才是”
“我家老爺對國事那么上心,還不是為了國家、為了圣上,什么功名利祿,都是過往云煙,老爺經常教育大少爺、二少爺,凡事以國家為重,既然吃朝廷的俸祿,就要盡心盡力為皇上分憂,讓他不高興的事,不做不說”
“是是是”
“提起我家大少爺、二少爺,不是我夸自家的兩位少主子,那真是一個比一個優秀,大少爺自小性格就安靜,喜愛讀書,自太學府學成歸來,入職秘書省,現在已是秘書少監,從四品,他屋里的書籍多的都放不下,這點就隨我家老爺,老爺書房里的書也是多的沒處下腳,二少爺就不像大少爺那么安靜,他頭腦靈活,五歲就對刑事斷獄感興趣,十二歲拜大宋第一仵作魏海為師,十五歲就參與破獲了臨安府錢家滅門案,轟動朝野,才二十歲出頭,就已官至大理寺正,實在是前途無量啊!”想起二少爺,戚忠滿是自豪。
聞人敬聽著戚忠的訴說,心里別提多郁悶,你家少爺哪哪都好,哪哪都優秀,可這跟我又有什么關系,我的兒子還不知道讓你們怎么著了,你在這跟我顯擺自家少主子是幾個意思,是在暗示我聞人敬不會教育兒子,沒有你家少爺優秀是嗎?
“別看我家兩位少爺那么優秀,但我家老爺心里最疼愛的,還是三小姐!”
“下官也有耳聞,聽聞戚家三小姐知書達理、秀外慧中,不光長得美,琴技舞技更是一絕,是京師有名的才女”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將軍是沒有見過我家小姐,您要是親眼見了,怕是也挪不開眼,到了,將軍,我家老爺已在堂內等候了,請!”
跟著戚忠在院內兜兜轉轉了一大圈,總算是來到了客堂,謝過管家之后,聞人敬推門走入客堂,堂內,戚道修、戚夫人坐在椅子上悠閑地品著茶、吃著糕點,身邊兩個丫鬟手拿扇子為他們扇風,好不愜意,再往邊上看,聞人瑛肅被繩子緊緊綁著,跪坐在一邊,臉上青一塊紫一塊,頭無力地耷拉在胸前。
“肅兒!”望著兒子狼狽的模樣,聞人敬心疼地沖上前抱住他。
“爹!”聽到父親的聲音,聞人瑛肅震驚地抬起頭看向門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