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縣里回到家,就已經到晚飯時間了。
陳爸回來后,陳立東向爸媽匯報了找二伯分配工作的事,他說:二伯挺高興,會到訓導局走動關系,分配到縣里小學沒有問題;下午又去縣里同學家串個門,接下來等分配就行啦。嗯嗯,帶去的東西,二伯都收下啦。
其實,那兩瓶四特,被他不小心落到張局長的辦公室了。至于以后怎么圓謊,嘿嘿,以后再說唄。
第二天,輪到他去工地,沒辦法,說好的事情、上吧。
早起吃完飯,換上球鞋、穿上工作服(大哥的,北鋼工作服,拿來穿正合適),騎車去小孫莊。
這個時候,小孫莊這家三間房子內外墻抹灰已經搞完了,今天開始打地面。
陳爸說,打地面混凝土最累人,水泥、石子、大沙子,拌一波、填一波,一波接一波,手里停不下。
其實,上一世,這家打地面,陳立東也參加了,一天干下來,手上的血泡又磨破了,腰都直不起來,差點又累趴下。
等他到工地,工頭立民大哥已經到了,“咋樣啊東,身體恢復啦。大學生架不住造啊”
“哥,咱莊稼地的孩子都抗造,我過去這勁就好了”。
“你啥時候分配啊,聽說你去縣里找樹廉叔啦?”
“嗯,昨天去的。分配得到8月20多號,小學開學一般都這個時候。”
其實,上一世,陳立東要到9月初才接到鎮訓導辦的通知、拿到調令,6、7號才上的崗。當時,小學開學都快兩個星期了。
“中吧,你再干10來天吧,上班前休息休息。要當老師了,先去去泥。”立民大哥打趣他。
沒多會,人齊了,開工。
這個時候,三間房子的屋地已經挖好基礎了,昨天用石墩子夯過。大工開始測平、彈墨線、鋪設自來水和下水道的管子。陳立東和另一位小工負責拌混凝土。
這個時代,大多數農村,攪拌混凝土真的很糙。前邊說了,沒有砂漿罐,沒有攪拌機,沒工藝,全手動,不測重,不算配合比,就是憑經驗來。怎么來呢?
第一步:鐵板鋪地上,作為硬化了的工作場地,然后依次在鐵板上堆石子、砂子(不同于沙子,一般是礦山廢棄物研磨篩分出來的)、水泥,比例是:X:Y:Z。(哈哈,這X、Y、Z沒別的意義,別去套公式,它們代表的不是重量,是數量,啥數量呢?是鍬數,沒毛病,就是多少鍬。比如:1鍬石子、2鍬砂、3鍬水泥,具體比例真的不記得了)然后干拌,把干料初步混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