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懂技術,會管理,來咱們這肯定比你們公司強”。陳立東開始拍胸脯了。
“這廠子起來,后邊的事你說了算。大老爺們利索點,有點追求好不好。將來我們會投入不斷檔、發展不停步。我想接下來,咱們還要研究軸承、軸套、齒輪,圍繞施工機械、礦山機械、油田機械作文章;將來還要研究電動機、減速機、變速箱,做華夏的動力之王。”
“聽你這吹的,你知不知道,文州有八大王,你還敢稱王?”
“那都是十年前的事了,那些人早就沒事了,現在都干得風生水起呢。你說的也對,我們悶聲干,規規矩矩的來,干實事、出精品,做良心企
(本章未完,請翻頁)
業,誰也挑不出毛病來。”
“對了,我招來工人,吃住咋安排?”
“馬上建,來不及的話,把供銷社邊上的旅館包下來,吃住先在那邊,一人配輛自行車,3里多地不算遠。”
“工作服、手套、安全帽、絕緣鞋,這些個勞保用品你要計劃上。”
“嗯嗯。咱們還得招幾個管事的啊。我準備去供銷社挖個會計,樹志大伯二閨女學過財會,先請她干出納,日常用品采購啥的也交給她。”
“還得招懂銷售的,酒香也怕巷子深,產品推銷也很有學問。”
“嗯,咱們鎮地方小,人才難找。要不這樣,我從鎮造紙廠挖個干銷售的,先干著,等生產規模起來后,再找找你我的同學,把經銷隊伍拉起來。還可以到市里租個門市,展銷咱們的產品。”
就這樣,哥倆接下來零零總總合計一下午,把一些大事就定了下來。
技術,先由陳立春牽頭,好賴陳立東有系統,定型幾種產品應該沒問題,實在不行就作弊。
設備,陳立東打算從系統里邊兌換,前提是陳立春找專家把目前準備做的設備工藝方案定下來,然后確定設備型號、參數。系統里的東西琳瑯滿目,沒人拉單子,陳立東這個假行家真不知道怎么搞。
生產,還是由陳立春掛帥,圍繞加工軋輥、軸輥、輥筒挖老師傅,車、銑、磨、焊,先弄來骨干,再從附近村招人打下手,不斷培養技術工人。
銷售,由陳立東去挖,鎮里有造紙廠、紙箱廠、服裝廠、機米加工廠,走南闖北搞經銷的人還是有的。
財務,還得去挖,陳立東已經有了初步的人選,鎮供銷社會計陳淑芬快到年齡了,媽家就在南陳村,為人老實本分,記賬、處理財務、辦理稅務、聯系銀行都沒問題。
后勤,由陳爸負責,陳立偉打下手,施工建設,采購物資,吃喝拉撒,都歸這爺倆負責。
晚上,哥倆把下午商量的事情,向父親母親做了匯報。老兩口也是無可無不可。
陳爸提了個事情,村里有幾個老哥們,后續如果有合適的崗位,需要安排上。還有,村支書陳樹志,幫了不少忙,除了安排他二閨女當出納,還要讓老哥哥當顧問,協調跟上邊的關系。
陳爸的提議,一家子都贊成。
這個中秋節,成為陳氏集團的里程碑,草臺班子就這么開始搭起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