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發工資的日子,利民機械修理廠實行上打支,這個月開下月的工資。
大家重點聽取了這個月的收益情況、各部門匯報了一下重點任務完成情況。
陳立東提議,按照分配原則,給大家發績效,各部門雖有分工,但是沒有獨立核算,先平均來吧,盈利110萬是扣除工資費用的,提出20萬績效獎金,拿出一部分獎勵工人,車間普工獎勵一個月工資,高級技工獎勵1.5倍工資,各工段段長獎勵2倍工資,總計獎勵出去不到3萬,各位部門經理也按雙倍工資獎勵,再拿出兩萬特別獎給張兵。
剩下的十幾萬怎么辦呢?好辦,在陳立東的建議下,廠里設立了目標獎,根據這一個多月生產和銷售的情況,計算每一種軋輥、每一根輥筒的利潤值,結合各車間的工作量,反算各道工序每加工一個工件的利潤值,然后在統計每個車間的工作量,幾個數值作參考,最后把這十幾萬獎金分下去。說的這么啰嗦,其實就是計件工資
(本章未完,請翻頁)
,最后一算,車間里的工人平均4000塊。加工大件利潤高,但是費時費工完成的量少,小件利潤薄,但是加得快數量多,大伙只要肯付辛苦,工資拿到手軟。
銷售這邊,孫旭友其實是相對獨立的團隊,相當于工廠的銷售公司,已經帶起了30多號業務員,按完成的訂單量在結算貨款的時候已經拿走了20多萬的提成。這筆錢不是孫旭友一個人的,要根據訂單完成情況,分給參與銷售的業務員,拿到上萬或者幾千的提成,有的業務員都覺得拿這筆錢燒得慌:這倆來月沒干啥啊,提貨發貨,來回折騰幾次,貨到之后盯著客戶質檢,檢測合格后拿到入庫單,中間自己掏錢請了對方車間主任搓了幾頓,又拿了幾個小單,結算要賬款的時候,蹲財務主管家門口一天,晚上的時候送了兩瓶酒兩條煙,第二天貨款就提出來了。這些比自己趕集出攤賣雜貨還輕松,跟著這家廠子,想掙錢很簡單。
還有就是銷售鋼坯的提成。陳淑芬也總結了一下。
陳淑芬到位后,已經建立了財務制度。收廢鋼和出售鋼坯,這部分收支不能算到利民修理廠頭上的,記賬記載元亨商貿賬上,元亨的賬也在由陳淑芬處理,陳淑芬實際是從兩家公司拿工資。
11月份,共銷售鋼坯37500噸,其中一多半是供給金鑫軋鋼廠的,這部分不需要計算提成,其他外銷的鋼坯1萬多噸,提成100多萬,主要被陳爸和那些個經銷人員給分走了,這筆錢在結算貨款的時候就已經提走了。陳淑芬特意提了提鋼坯的銷售提成,就是提醒大家繼續找關系,拉業務,賣鋼坯,收入剛剛滴。
元亨的賬上也增加利潤200多萬,這是陳立東的小金庫,陳淑芬就不再公開了。
分贓過后,各部門又都匯報了一下手頭的工作。
陳立春繼續完成未完成的訂單任務,孫旭友已經把業務員撒下去,在跑其他造紙企業,并開始拉軋鋼廠扎輥的訂單。
陳樹志匯報了個情況,項目手續遇冷,鎮里開始時支持,現在態度不太積極。孫旭友也說,縣里和鎮里的造紙廠沒有拿到后續訂單,這里邊可能也有問題。
陳立東琢磨,肯定是出了幺蛾子。那就挖一挖,到底誰在使壞。
最后陳立民說,宿舍、食堂已經完工,趕緊按排人員管理使用起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