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立東心想,這老蔣年輕時代就這么穩,看來得來點硬話逼一逼:“蔣主任,這項目是我極力爭取,才能落到我們鎮的。您也可能聽說過我們家的情況,我們爺三個哪有能力投這么多錢。不瞞你說,項目背后的投資人來自北鋼,燕京科大也有技術支持。如果我們鎮容不下這個項目,我準備到豐藍縣去建,那邊的政策比我們好,辦事效率也高。”
蔣國才一聽,有點上火了,這項目黃了,說出去肯定不好聽,但審批手續被卡住可不是自己在搗亂,這個鍋打死不能背,連忙說:“陳總,你也先別急,項目各種資料已經齊了,鎮里是審核把關蓋過章的,我對這個項目是非常看好、也非常支持。不過老弟,我說句實話,你這項目未批先建,而且已經生產,就有了點不好的反應,鎮修造廠已經停工,我聽說縣機械廠也向鄉企局領導反應你們搶了他們的業務,所以領導們簽字就比較慎重。”
果然有人搗亂,那就加點砝碼:“蔣主任,你說的情況我也聽說了一些,我們是搶了鎮修造廠和縣機械廠的業務,不過這都是人民內部矛盾,啥事應該商量著來,不能背后打黑槍、下絆子。對鎮里的修造廠,我倒是有個想法,說出來您聽聽?”
蔣國才聽出來,這小陳是個明白人,“行,你說說你的想法”。
“我是這么打算的,”陳立東開始忽悠,“蔣主任,實話說鎮修造廠拿不到業務可真賴不上我們。那些紙機的輥筒改造任務,我不搶就能讓他們干?我到咱們鎮造紙廠去過,那些損壞的配件就是咱們鎮修造廠生產加工的,修沒法修,換沒法換,問題太多。他們裝備和技術水平已經落后了,想發展就得加大投入,上設備、搞技術創新都行。但是以鎮里的情況,鎮財政有錢也不見得能投到修造廠上。所以修造廠本來的處境就是爹不親、娘不愛,我看不如給它換個人家。”
“怎么
(本章未完,請翻頁)
個換法?”蔣國才感覺這小子肚子里還真有點貨。
“可租、可售。租就是找人承包,每年交一定的場地、房屋、設備租賃費;售,就是對修造廠進行清產核資,找人買下來,當然也可以實行股份制,出讓一部分股權,不過這么個小廠子,還半半拉拉出讓股權就更墨跡了,最好就是一筆賣了利索,鎮里也不再為了這個事操那么多的心。”
“那廠子里的干部工人怎么辦?”
“管理人員可以到造紙廠任職,還能多開些錢。工人愿意走的可以到其他鎮辦企業干修理,愿意跟著新東家干的也可以留下,不想轉崗、也不愿意干的,按工齡給一筆安置費,然后自謀出路,安置費就從廠子的出讓費或者承包費里出”。
蔣國才琢磨了一會兒,說:“你這辦法,我們也考慮過,但是租賃也好、出售也好,沒有人能接手”。
陳立東看了對方一會兒,說:“蔣主任,我們倆也別打啞謎了。我這次來,一是跟您報個到,請您多支持、多關懷。二是跟您交個底,原本我們這個項目計劃投資1.68個億,沒有水分,都是真金白銀。現在投了接近一個億,后邊還有一座煉鋼爐。我們的設備、工藝都是國內甚至國際最先進的。這個項目算我們鎮投資規模最大、科技含量最高的了吧。投資人要求我們這個月必須拿到立項,下個月拿到土地批文。否則設備就要撤場,這項目就黃了。我是咱們鎮的人,不想離開本鄉本土,還想再努力爭取一下。鎮上的工業發展,蔣主任有全盤的考慮,修造廠這個麻煩,我可以出面,如果有其它需要我出力的地方,你盡管吩咐。至于縣機械廠,我可以承諾不去搶他們的業務”
蔣國才也不再墨跡,“好吧,小陳,修造廠的事情,可能真的需要拜托你,廠子的李廠長其實已經到紙廠分管設備維修去了,就是工人們沒活干,發不了工資,在鬧事。是租、是賣,我們盡快研究個方案,再找你商量。項目審批的事情,我明天就去縣鄉企局跑一趟,不過縣機械廠給你搗亂的事,我也就是傳個話。”
“蔣主任,我也跟你跑一趟縣里吧,再有人半路攔著,我就需要早早考慮撤出的事情了”。
“行陳總。你先回去,明天上午你來我這兒聽信”。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