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倒真的想開了”陳立東揉揉額頭。哎,不知道上一世李太順發生了啥后續的故事,自己這個小蝴蝶還會改變更多人的命運吧。
中午前到了李太順的家,村子名字沒記住,是一座三進的大院,門口裝修不錯,院墻外立面都鑲了瓷磚。
李太順的父母親對陳立東很熱情,中午燉了一只大鵝,還有當地的一些野味。吃過午飯,陳立東的酒勁才緩過來。
飯后,李太順沒有隱瞞,跟父母親說了工作調整的事情,也說了要跟陳立東去薊市發展。他的父母沒有別的意見,就是當媽的囑咐兒子,抓緊說對象,最好從薊市帶個媳婦回來。
下午,陳立東和李太順開車去尋找陳立東的大姑,信封上的地址是盤山市小洼農場唐家分場陳家村生產隊。
還是李太順開車,陳家村李太順也沒去過,但是他大概知道方位,大約百八十里地。
車行的大致方向是朝著東南,陳立東感覺這個地方跟濱海縣有點類似,地圖上看也是環渤海區域,后世的紅海灘就在這里。人口漸漸稀少,兩旁河道漸多,農業也是水稻為主,零星能看到采油的井架。
過了小洼農場總場,再打聽唐家分場,再找到陳家村的時候,車上里程表顯示已經走了50多公里。
陳家村不大,跟人打聽陳立東大姑陳淑萍的名字,竟然沒人知道。陳立東這才想起,這個時候農村婦女經常被稱作某某家的,某某是男人的名字。
他打電話給父親,問了大姑父的名字,叫孫鎮遠。再跟人打聽,村里人一聽,噢,是孫瘸子啊,就在村西頭。有倆小孩主動引路,帶
(本章未完,請翻頁)
著陳立東去大姑家,李太順開車慢慢跟在后邊。
大姑家是三間紅磚房,但是沒有院墻,轉圈用蘆葦扎起的籬笆,院門是個木柵欄,到了門口的時候,倆小孩沖著院里喊:“孫瘸子,你家來客(這里讀:qie)了”然后撒丫子跑了。
陳立東推開木柵欄門,走進院子,院里養著一群鴨子,沖他嘎嘎叫。陳立東問:“家里有人嗎?”沒人回應。
等了會兒,他也不管是不是冒失了,抬腳往里走。進了屋發現,屋里還真沒有人,聽著后院有動靜,他就推開了堂屋的后門。看到一個藏藍色衣服的男人蹲在那里,在用蘆葦編織葦席,看進度已經過半了,旁邊有臺收音機,唱著皮影戲。
陳立東咳了兩聲,那個人才抬起頭來,一頭花白的頭發,戴著眼鏡,臉上有些許褶皺。
陳立東連忙問:“是孫鎮遠先生嗎?”
“你是?”這個人反問陳立東。
“哦,我叫陳立東,是藍市濱海縣孫集鎮南陳村的,我父親叫陳樹儉,來找我大姑陳淑萍、大姑父孫鎮遠。”
就看到那人一愣,慢慢地站了起來,拍了拍前襟上的草屑,抬了抬手,又放下,繼續問道:“你是樹儉家的?”
“嗯。”陳立東已經猜出面前這個男人,應該就是自己的姑父孫鎮遠,他眼里的眼淚已經開始打轉。
“是春還是東?”姑父接著問。
“我是老二,東。姑父,終于見到你了。”陳立東哇地哭出了聲。前一世,他只是聽父親提起過姑父這個人,連照片都沒見過,只知道姑父比大姑大幾歲,也是個有學問的人。這一世終于見面了。
孫鎮遠伸出手,想去抱陳立東,又放下來,拍了拍陳立東的肩膀:“走,進屋說話。”
倆人來到屋里,屋里有點暗,家具比較齊全,有臺彩電擺在櫥柜上,看樣子姑父家條件還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