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也非常鄭重地對李太順交底:“順兒哥,你想抓生產,先把廠子弄起來,我非常歡迎。我看我們按這樣的模式來:我呢,作為投資人,負責投資建設,包括基建、設備和啟動資金。你呢,作為管理者,負責生產運營,包括生產、銷售以及新產品的研發,生產團隊你自己組建,銷售你也要自己找人,我們機修廠的模式你可以參考,甚至可以把電機廠的市場開拓交給機修廠的銷售部,用提成激勵業務員還是很有效的辦法。財務由我派,當然,他只負責賬目處理,向你、我報告收支、平衡損益,不參與經營決策。我的投資按10年期折算,從經營收入里計取,剩下的利潤我拿走一半,另一半你和你的團隊去分。今后如果需要擴大再生產,由我倆具體協商,但決定權在我。這基本上相當于我拿投資股,你和你的團隊拿管理股,如果你能搞出新技術、新產品,你可以找我要技術股。電機廠的工薪標準,建議參考一下我們的機修廠,普工500,中層800,比你們盤山薪金水平應該高出一大截。而且啊,機修廠的大頭在績效,我哥他們能從銷售收入反算加工費用,量化到每道工序、每個臺班或者計件上,干多干少不一樣。電機廠也應該這樣,大伙干得好,就從你那口鍋里拿出一部分,給工人們發績效。”陳立東洋洋灑灑,唾沫星子亂飛,說了半天他的治企理念。
沒成想,李太順聽到這兒就來了句:“怎么不從你那口鍋里給工人發績效?”
“我去,我是投資人啊。只有先滿足我的收益,才能把廠子交給你,我拿我的,你們拿你們的。這個必須分清楚、說明白,這叫明晰責權利。廠子是我建的,設備我買的,資金我投的,你個楊白勞想和地主討價還價?行就行,不行拉倒”。這個時候,華夏關于現代企業制度的一些知識還不常見,陳立東說的這些,對一般的經營者來說有點超前,但李太順是研究生畢業,這方面的東西應該關注過,也許他是揣著明白裝糊涂。
“那要是掙不到錢,賠了呢?”李太順竟然厚著臉皮繼續問。
“賠了,說明我眼光差,說明你人廢物啊。這樣子吧,電機廠的基建估計6月底弄完,7月份安裝調試設備,絕對是國內一流的設備,保證有一條半自動流水線,8月份應該能夠生產。我再注資500萬,其中300萬鋪底,采購原料、配件、交付各種規費,足以夠用。另外200萬作為你的廠長專項資金,拿去攻關、激勵團隊都行。總之,這500萬的支出我不參與意見,怎么樣?”
“真有500萬?”
“當然!”
“那我拐著跑了得啦”
“滾!”
mmp,這個理工男,真tmd不簡單,繞了個圈,又從陳立東這里擠兌500萬。不過,陳立東倒也省心,他一直堅持讓專業的人干專業的事兒,那才能干得成事兒
(本章未完,請翻頁)
。他陳立東是誰?系統之主,天命之子啊,沖出地球、稱霸寰宇才是他的夢想,小小的電機廠哪能拴住他的腳步?
李太順心里也樂開花,心說:小樣,還想當資本家。我先打情誼牌,再裝厚臉皮,算計不死你。這廠子不還是得交給我來耍,真當我這幾年社會是白混噠?嘿嘿,未來華夏電機大王就是我李太順啦。
一個大狐貍,一個小狐貍。倆人各懷心思,各有算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