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資料搞定,正準備出發的時候,鎮國稅所的來了,這次是例行檢查,華夏從今年開始施行分稅制改革,國家稅務總局從年初就下發通知,要求開展增值稅專用發票的檢查工作。
稅務所的一來,陳立東和陳淑芬倆人都不敢走了。陳立東
(本章未完,請翻頁)
親自陪著檢查人員核查票據,利民機修廠的財務、納稅、使用增值稅票情況沒問題,但是元亨商貿被查到了。
元亨商貿實際發生的貿易業務是:收廢鋼,售鋼坯,中間缺了環節。正常運作是:收進廢鋼→銷售廢鋼,購進鋼坯→銷售鋼坯。購買和銷售廢鋼,購買和銷售鋼坯,這是兩宗交易。
元亨商貿缺的中間環節,就是陳立東的金手指。收進的廢鋼被超維度熔爐吃了,鋼坯則來自超維度熔爐,超維度熔爐這個金手指,是沒法作為第三方,體現在貿易往來中,更沒法開、收票據。
陳立東是想把元亨商貿設定為幕后公司的,弄著弄著就上了臺面,也忽視了它的財務處理。當初陳淑芬也問過陳立東,廢鋼銷售和購進鋼坯怎么記賬,被陳立東以合作伙伴要求保密給搪塞過去了,元亨的賬目只記了流水,稅更是一分也沒交過。
貿易企業主稅是增值稅,而廢舊物資回收企業也是這次營改增后稅務部門關注的重點。當下,好多物資回收企業,收廢品基本上不開票,向加工企業轉售,也經常出現不開票的情況。元亨商貿雖然注冊地在外縣,但與利民機修發生了多筆業務,收售業務也發生在本地,當然被納入核查范圍。
稅務所的一查就發現了元亨商貿的問題。陳立東只好搪塞,收廢品不開票好解釋,大家都這么做。但是,你賣出廢鋼,再購進鋼坯,都沒有票據,就是大問題。
陳立東只好把所長拉到外邊,偷偷說這里有國有大鋼鐵公司的后臺交易,接下來又給劉慶華打了電話,承認錯誤。鎮里也不想往深里追究,況且國稅和地方還有不能說的矛盾關系。
劉慶華就問陳立東怎么辦,陳立東只能說,以前的問題認罰,以后按規矩來,請領導關照關照,別罰得我傾家蕩產就行。
還好,在這個時代,鎮領導在基層還有很大話語權,國稅所長也在鎮里工作多年,都有個情面。在劉慶華的關照下,對元亨商貿罰款九萬八千元,這事就算揭過去了。
為啥罰這么點呢?因為罰款額度大了,就得被上邊盯上了,難道還要把陳立東抓進去?而且,在1994年營改增剛開始,鄉鎮企業偷逃稅款,不開稅票的比比皆是,元亨商貿的問題絕非個例。
問題總算遮掩過去,但是元亨商貿的業務就要規范了。這個時代的鄉鎮企業,問題累累,好多老板被查到問題就裝孫子,過后繼續當大爺,屁股擦不凈甚至不想擦,結果很多都夭折了,被湮滅在時代的浪潮里。
陳立東是經歷過這些事情的,元亨商貿為他積累了第一桶金,而且數字誘人,但他可不想帶病發展。當然了廢品還在收,關鍵是補齊那個中間環節,怎么辦呢?這個中間環節就是超維度熔爐,得給他弄一個影子公司,作為廢品加工和出售材料的單位。
鑒于國內經濟監管越來越規范,這個影子公司只能放到國外。后世一些高人都是注冊離岸公司,可陳立東不懂這些業務,手下也沒有合適人才,以后抓時間到燕京、到薊市委托專業公司來操作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