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初八,幾乎是北方一年中最冷的日子,南陳村各家各戶準備著臘八粥的食材,陳媽在挑揀著紅棗,嘴里叨咕著還在遠東滯留的兒子。
陳立東這時在洛維奇的陪同下,走出了海參崴的火車站。這個城市幾乎是遠東最大的城市,人口接近70萬。
海參崴火車站是西伯利亞大鐵路的終點,有著百年歷史,是這片土地上最具歐洲風格的一座建筑,還是世界上唯一一座陸港火車站。想想看,在火車站等一艘船,是不是很意思。
站臺上矗立著“9288紀念碑”,標志著橫貫歐亞兩大洲的西伯利亞大鐵路的終點與莫市的距離是9288公里。
出站后,陳立東感覺這里天氣比起伯力來暖和了一些,穿著羽絨服,把脖子上的毛圍脖摘下來,也不覺得冷。
走過站前寬敞的公路,陳立東隨著洛維奇沿著防浪堤步行走了二十來分鐘,當把客運碼頭走過去后,就到了通用碼頭。
碼頭堆場有些狹窄,放著十幾排集裝箱,一艘滾裝船正在卸載,工人們把汽車從船肚子里開出來,直接開到堆場,一輛輛、一排排停在那里。
船上漆著太陽國文字,陳立東問隨行的工作人員:“這是太陽國的汽車?”
艾德蒙翻譯給對方,對方回答道:“是的,老板。港口目前主要業務就是接卸從華夏進口糧食、日用品;從太陽國進口的汽車、家電。咱們遠東商貿在這里算是大客戶,集裝箱里也是我們的商品。”
哦,感情這人還是遠東商貿的,自己像撒鹽一樣,布局了華夏到遠東的貿易路線,可是這條線上的人他幾乎不認識。
同時陳立東感到,海參崴這里正在加速開放,剛才在公路上跑的幾乎全是太陽國汽車,估計是有一批太陽國商人在運作。
在堆場的遠處,竟然停放著幾輛坦克,陳立東沒接觸過軍工,也不知道是哪種型號。就問洛維奇:“這些坦克是要出口的?走私還是正常交易。”
洛維奇用漢語道:“我也不清楚,賣幾輛坦克而已,現在誰還在乎有沒有手續?能換來錢,艦艇都能賣出去”
陳立東尋思,要不要弄幾臺到國內?再一想,算了,自己就是個老百姓,操那么多心干什么。
陳立東叮囑艾德蒙把碼頭的尺寸大小、坡度和高低記錄下來,艾德蒙可不是一般人啊,眼睛就是攝像機,大腦就是繪圖儀。
等回去后,陳立東還要根據現場狀況,從系統平臺里兌換卸船機、龍門吊等港口機械。
這段通用碼頭大概有一公里左右,幾乎占了整個商用碼頭三分之一的范圍,看來洛維奇也懂得商機,早早把手伸到了海參崴這里。
這里就是所謂的金角灣,還沒有后世那么繁華、忙碌,幾千米的港口岸線,只停留著一艘貨船。看樣子,僅有四臺卸船機能正常使用,堆場雖然不夠大,但那些集裝箱、二手車堆在那里,仍然顯得空曠。
也許是嚴冬的原因。金角灣雖說是不凍港,但是出了碼頭的范圍,遠處靠岸的海域還是結了冰的,冰上是一層積雪,有海鷗在那邊覓食。
(本章未完,請翻頁)
海灣深處的海域,確實沒有結冰,飄著一層淡淡的霧氣,遮擋了視線,看不清對面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