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多人的員工隊伍,需要分批次送出國。
為了便于通關,派往遠東共青城的員工們,行李、物品都是統一配發的。什么能帶,什么不能帶,都有嚴格規定。
安蘇沒有接受陳立東邀請、坐飛機飛伯力,而是親自帶著員工,先從藍市乘火車到達綏城。陳立東的二堂兄陳立恒也只好跟著安蘇一起乘車走。
出了國界線換乘的時候,他們發現列車竟然換成了專列,整趟列車七八個車廂,沒外人。
員工們還發現,過境后接送的大多是華夏人,有幾個毛子,也能用漢語簡單交流。
到了工廠,唯一的感覺就是外邊真冷,比藍市低了十來度。
住宿的條件卻不差。來的路上大伙就在猜測這邊的生活條件怎么樣。
有的說“可能會住工棚”,有人說“最差也得搭帳篷吧”,更有人作怪“興許會住地窨子”。
大家都有心理準備,出來賺錢,就別琢磨享受了,必須學會吃苦。
而實際的狀況,出乎大家想象,宿舍全是磚混結構,四人一間,房間內有電視、還有能洗浴的獨立衛生間,這簡直是住賓館的待遇。
華夏員工們不知道,曾經的鋼鐵廠六七千職工,員工宿舍就有800來間,過去住宿的員工基本上一人一間,最多兩人一間。
在蘇熊時代,鋼鐵廠員工生活水平是不錯的。
現在是為了能住下更多人,才改的上下鋪,變成了四人一間。
吃的也不差,兩菜一湯,還全是葷菜,饅頭、米飯管飽。
就是不許吃剩下,管理員說,這叫光盤行動。
陳立東提前兩天過來,跟他一起來的還有陳立春和張兵,老尹家哥倆,中船公司的兩位。
陳立春帶著張兵等人過來,可不是幫忙煉鋼,而是把這兒當成試驗場,準備試制鑄機和軋機。
中船公司的兩位,主要任務是考察鋼廠的生產能力,如果能生產出達標的鋼材并具備相應的產能,就將與遠東冶金簽訂正式采購合同。
根納季也從莫市趕了回來,準備參加公司的點火儀式,一起跟過來的還有兩位根納季的學長,也是研究金屬材料的。
這座屬于遠東冶金的煉鋼廠跟藍鋼、跟漢江鋼鐵的情況不一樣。只有一座電爐,只用廢鋼煉鋼,然后接鑄造和軋鋼。
藍鋼和漢江鋼鐵都是高爐煉鐵、轉爐煉鋼。
藍鋼現在已經能夠生產中厚板,只是高強度板材還煉不出來,這也是藍鋼派人過來的目的。
大家用兩天時間,把全廠設備看了個遍,總體感覺是,設備有點落后,好多就是雜湊,尹福茂和尹福德哥倆說這兒跟北鋼的裝備水平沒法比。
員工到齊后,先是熟悉車間、熟悉工位、熟悉設備,還有熟悉彼此。
1500員工,自兩個國家、三個地域,免不了摩擦。
熟悉環境的一周里,有拉幫結伙的、有爭搶鋪位的、有聚眾賭博的、有小偷小摸的、有不按規定作息的,這時候就需要嚴格的執紀問責了。
所有員工一人一本小冊子----《遠東冶金煉鋼廠管理規定》,生產制度、勞動紀律、崗位守則、交接班規定、原始記錄制度等等,都寫的清清楚楚。
違反規定的,初次警告,第二次就開除。
警告了幾個鬧事的,又直接開除了賭博和偷竊的,員工紀律明顯好轉。
煉鋼廠非常注重安全,一個不小心就可能爐毀人亡,
(本章未完,請翻頁)
所以也更講勞動紀律。
員工守則第一條就是全廠員工必須服從領導,聽從指揮,不得以任何借口拒絕所分配的正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