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粽子,是端午節的傳統習俗,端午食粽在華夏流行了上千年。
一大早,陳媽開始泡糯米、發紅棗,想了想又抓了幾把花生泡起來。
陳立東和妹妹采來的葦葉,在昨天晚上就清洗干凈,泡在一個大鐵盆里,避免葉子發干卷曲。
快10點的時候,陳媽從外邊拿來一捆陰干的馬蘭葉子,清洗之后,材料就齊了,開始包粽子。
選兩片葦葉,錯開折疊,上面的葦葉壓住下面一半即可,然后把葦葉從中間位置折過來,疊成漏斗形狀。
撈一勺兒糯米,放到漏斗的前端,接著放兩粒花生、一顆紅棗,然后放糯米把紅棗蓋住,把漏斗抹平。
糯米和漏斗口持平,棕餡少了粽子發癟,多了又包不住。
最后折疊葦葉,把漏斗口蓋住、形成一個四角形,五指稍稍發力、攏住葦葉,再用馬蘭草纏繞粽子三四圈,系上活扣,一個四角形、鵝蛋大的葦葉、糯米、大棗、花生粽子就包好了。
陳媽手速很快,10秒一個。
在她對面,瑪麗小姐弄了幾分鐘,還在費勁芭拉地折疊葦葉,能拆變速箱的手,包粽子卻笨拙地不行。
學的最快的是弗吉爾,安德烈也一會兒就包出了雖粗糙、但勉強成型的粽子。
然后他就去耐心地指導瑪麗怎么用葦葉包裹餡料,馬蘭草怎么繞結。
看他耐心的樣子,真是天生的情種,逗得陳海燕不停捂嘴偷笑。
陳樹儉跟陳立東在鼓搗幾條黃鱔,陳立春去跟對象趕集去了。
昨天見面后,倆人都有處一處的意思,媒人當即決定端午這天,安排倆人去趕集。
陳立東和劉慶華商定的小城鎮改造還在做設計,將來在那邊要有電影院、酒吧、歌廳、公園等休閑娛樂場所,給情侶們提供約會的去處。
而現在,農村青年見完面,有意相處的話,往往安排倆人去趕集。
早上陳立春換衣服的時候,陳立東打彩:“哥,咱可是上億身價,你可別就和,我看你應該從燕京找一個。”
“一邊去,你去燕京找吧,別弄個妖精來惹咱媽生氣。”
“得,算我白說。”
大哥這個對象,就是后世的大嫂,鎮服裝廠一名普通女工。大哥跟大嫂相守半輩子,紅過臉、吵過架,但對大哥真情真意,大哥被嫂子調教地服服帖帖。
“一定是特別的緣分,才可以一路走來變成了一家人”陳立東隨口哼出來后世的一首歌。
陳立春停下了系扣子的手,問陳立東:“這是啥歌?”
“嗯?你問我唱的這個?”陳立東被大哥從回憶里喚出來,心想這首歌還沒發行吧。
遲疑了幾秒,陳立東說道:“這首歌,是我寫的,準備在你結婚的時候唱給你。”
“你再唱兩句。”
“還沒寫完呢。”
“我等著,到時候你寫完了唱給我。”
陳立春說完,脫下價格不菲的襯衫,拿起剛換下的t恤又套上去。
“穿啥都是一身機油味,不換了。”然后哼著陳立東剛才那句歌走了出去。
陳立東有點發愣。
重生過來,注定會改變不少事情。
按一般小說的套路,男主應該撒情種、當種螞,在糾結與原任的關系上翻騰各種矛盾,然后水出幾十萬字。
陳立東卻打定主意,好好報答妻子上一世對
(本章未完,請翻頁)
他的不離不棄。
可大哥這是咋回事?也是重生過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