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別憤青。不要暴露你和我們鋼協的名字,你完成稿子后,投給華夏日報或者央視等媒體,引起高層關注才能有力地打擊這種行為。”
“嗯嗯,老板我明白。就是擔心不好找到證據。”
“艾德蒙會幫你的。好了,我掛了。”
“老板拜拜。”
此時的周文亮激動不已,不是因為得到了老板的吩咐,而是他確實有點憤青。
洋垃圾啊,你們發達國家不要的東西,傾倒給我們?何能如此大膽!
幾天后,一條爆炸性新聞從華夏傳開,也觸發了國際媒體爭先恐后的報道。
這條另全國沸沸揚揚的新聞就是:在薊市東港及周邊的縣區發現了大量來自山姆國的“洋垃圾”,這些垃圾多達幾千噸,其中竟然有大量醫院和家庭生活垃圾,屬于國際公認的危險廢棄物。
隨后幾天,在魯省和江南省的一些港口,也發現了同樣來自山姆國的洋垃圾,一時間,全國嘩然。
在世界各國大呼環境保護的今天,在國人環境意識逐漸覺醒的今天,“洋垃圾”居然堂而皇之地踏入國門,難怪國人為之動怒。
不久后,巴塞爾公約修訂案出//臺:禁止發達國家以最終處理為目的向發展中國家出口廢棄物。
華夏高層也作出部署,一方面責成有關部委起草廢物進口環境保護管理規定,一邊對參與進出口洋垃圾的商貿企業進行查處。
此時,陳立東已經到了遠東。而郝月明的電話也追了過來。
“兄弟,救命。幫哥哥一下啊!”
“月明哥?怎么了?”陳立東問道。
“嗨!大會散那天,我跟陳叔商量要進口一批美廢,陳叔不答應,可我沒聽。結果被坑了!”郝月明帶著哭腔說道。
“你也被查了?”陳立東納悶,周文亮跟他說,查的是進出口商貿企業,那些買下美廢和洋垃圾的,因為涉及單位太多,沒有搞誅連。
(本章未完,請翻頁)
“還沒被查。但我買了美廢,哦是洋垃圾,現在還在海上,國家管控上不了岸啊。”郝月明解釋道。
“你還想上岸?找死嗎?”陳立東有點怒了,這不是被利益沖昏了頭嗎?
“我已經快死了,三條船,三千多個箱子,光運費的損失絕對能壓死我了。”郝月明的聲音已經透著絕望。
“你怎么弄了這么多?”陳立東驚訝道,三千多個箱子,估計得幾萬噸貨吧。
“我算過了,這批垃圾分選后,賣賣廢紙就夠運費了,折騰出廢鋼,都是賺的。”郝月明繼續道。
“你去死吧,真是財迷心竅了。”陳立東罵道。
郝月明可不甘心,央求著:“陳叔也罵了我,不過他讓我找你,你就幫我這一次吧,下次我可不敢了。”
“你還想有下次?正經生意又不是沒錢賺,至于去干這個?”陳立東繼續教訓這對方。
“這兩年做這個生意的多了,我哪知道國家要禁止啊,等國家查下來,我的貨已經裝上船了。現在找誰也不好使,只能求你啦。”
“你等我消息吧。”陳立東沒好氣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