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立東趕到薊市的時候,賽洋的鍋已經塌了。
除了電機組裝車間還有些業務,燒結和電鍍這邊所有普工都跑了,被薊南金柜廠挖走了。
金柜廠尚未全面復工,但員工們、包括賽洋過來的,都沒閑著,有的給堆場里的集裝箱除銹補漆,有的拿鐵鍬掃帚收拾廠區環境,有的在上課進修。
金柜廠的大禮堂只能裝下300人,所以過來的幾百號人只能輪流上課、掃除、補漆。
工人們聽說新東家家大業大,在人事科的安排下,給新老員工進行了體檢,接著簽勞動合同、還要入保險。
工資底薪就達到了500,比起賽洋敞亮多了。
大伙都說吳長鎖和郝保安給大家找的出路不錯,其實吳長鎖是郝月明的堂姐夫,郝保安是他親侄子。
有了領頭的,賽洋的墻角立刻就垮了,房梁都斷了,大伙都只怕來的晚了,金柜廠不再招工。
工廠管理正在理順,大家心氣還是挺不錯的。
就是上課這關不好過,哥幾個才初中畢業,那點墨水早耗光了。
可是聽說學習成績跟定級掛鉤,又不愿意放棄,只好痛苦地從頭學習安全生產知識、各種操作規范。
-------------------------------------
龍氏兄妹終于嘗到了苦果,走了1000多名員工,都是生產崗位上的,連那些從內地招來的農民工也跑了。
材料車間里,機器徹底歇了。
哥倆去了幾趟勞動局,可公司至今也沒有推行勞動合同,勞動局也管不了工人們的退群行為。
金柜廠在薊南縣,不屬于經開區的范圍,再說人家金柜廠招工沒毛病,怪只怪你家清鍋冷灶不養人。
眼看9月底山姆國的訂單就要發貨,哥倆在辦公室里相互埋怨,卻想不到出路。
龍琦說:“要不你跟那個弗吉爾聯系一下,我們按實際完成量發貨,價格可以降一些,我爭取兩個月后把不足部分給他補上。”
龍瑤搖了搖頭,說道:“弗吉爾說過的,給我們下的單正好是加工一批電子元件的量,少個一星半點也許能對付,這還差四分之一呢,對方能答應?
要不,你去一趟三環高科吧,讓他們替我們代工,價格上別打折扣,全華夏就他們跟我們用的一樣的工藝、設備也差不多,質量上應該有保證。”
龍琦一聽頓時放松下來:“還是你有辦法,三環高科的金總我熟,我明天就過去。”
龍瑤心疼地說:“哎......我這也是沒好的法子,這是給他們送錢啊。你記著,到那兒別提給國外供貨的事兒,我們用人民幣支付,總計300多萬就行了。”
龍瑤之所以這么說,是因為當前釹鐵硼永磁材料,國內、國外的價格不一樣,國內銷售的話平均400元人民幣一公斤;出口則平均價格為100美元一公斤。賽洋科技接的這批訂單,更是達到了120美元一公斤,再加上出口退稅,可說是肥得流油的一單,毛利接近50%。
-------------------------------------
三環高科在燕京,現在還是華科院所屬的企業。
金立強是三環高科的副總,負責生產管理。
這天剛到單位,就接到了龍琦的電話,對方要過來談一筆代工生意。
這個月廠子里沒什么加工任務,不知道對方需要代工啥東西。
金立強剛把手機撂下,辦公桌上的電話就響了起來。一看屏幕顯示,是公司老總的,趕忙接起來:“張總,您找我?......嗯嗯,我這就過去。”
經理張國華的辦公室里,銷售經理也在。對面沙發上還坐著三位客人,其中一個是歪果仁。
金立強進來后,張國華介紹說:“小金,這位是安美森科技公司駐華業務總監弗吉爾先生,這兩位是弗吉爾先生的華夏同事,孫嵐小姐和王
(本章未完,請翻頁)
嘉琪先生。
幾位,這是我們副總金立強,他負責生產,產能情況他最清楚。
立強,弗吉爾先生需要訂購一批強磁材料,時間要求有點急,9月底要交貨,需要核實我們的產能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