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中旬的時候,在鋼協大廈召開了集團公司籌建大會,陳家各公司、各部門中層以上管理人員參加了會議。
陳立東宣讀了《組建方案》。
集團公司名稱為:東華實業集團有限公司,性質為民營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本2億元。
集團董事5人,陳立東任董事長;監事5人,陳樹志任監事會主席。
經理層5人,陳立東兼任總經理,陳立春任生產副總、羅浩任行政副總、孫旭友任銷售副總、張兵任總工程師
(本章未完,請翻頁)
。
另外,艾德蒙將出任經理助理、陳天一出任技術總監。
公司設11個機構:總經辦、財務部、審計部、戰略部、工程部、市場部、采購部、法務部、信息部、研發部、教培中心。
集團直屬企業包括:東華鋼鐵、東華重工、東華遠洋、東華商貿、東華科技、東華電子、東華建設、東華汽運、東華投資、東華再生、東華技校。
東華鋼鐵包括:東華鋼鐵藍市股份有限公司和東華鋼鐵遠東股份有限公司。
東華重工包括:機械制造有限公司(原利民機械修理廠)、東華機電設備有限公司(原盤山電機廠)、東華石油機械有限公司(原東平石油機械廠)、東華金屬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原薊南縣金屬櫥柜廠)。
東華科技包括:東華科技燕京有限公司(原燕京興海科技)、東華科技薊市有限公司(原薊市興海科技)、東華科技遠東研發中心(籌建中,中心設在熊島,由安德烈沃羅寧主持研發新材料項目)。
東華電子、東華投資都是準備新設立的公司,由陳立東擔綱。
東華再生由陳樹儉主持工作,準備做成輻射全國的再生資源回收龍頭企業。
參股企業有遠東鐵路集團公司、海參崴港口集團公司。
而共青城拖拉機廠、造船廠、熊島的拆車廠并沒有跟集團連上關系。
接下來,由羅浩宣布了一系列任職決定和股權激勵政策。
陳淑芬報告了集團公司資產估值情況,當說到動產和不動產價值15.88億元的時候,被獎勵管理股的人心中一顫。
陳立東最后說:“這次籌備大會就開到這里。下個月將召開集團公司創立大會,請各有關部門認真準備。
大家以為這就完事、準備回去好好消化這個重大事件的時候。陳立東又說:
“現在進行下一個議程,請戰略部汪佳茵部長宣布東華集團形象策劃方案。”
汪佳茵身著深色職業裝、踩著高跟鞋走上主席臺,開口道:“企業形象是一種無形資產,無形資產也是現代企業經營的重點。
一個企業的資產的多少,不能僅用固定資產和流動資產的簡單相加來估算,企業的形象、專利技術、商業信譽、市場占有率和顧客滿意度都是企業的重要資產。
所以我們的集團估值,我認為應該再加5個億!”
說到這兒臺下竟然有人鼓起了掌。
汪佳茵笑了笑,繼續道:“未來的市場競爭是品牌和企業形象的競爭,消費者購買的是有感情寄托的品牌和企業,產品會過時落伍、會被競爭對象模仿,而品牌和形象是獨一無二的,真正持久的競爭優勢往往來自優勢的品牌和成功的企業形象。
所以,集團決定把塑造企業形象作為東華集團贏取競爭優勢的第一場戰役。
我們過去對企業形象和企業文化的傳播只是零打碎敲,缺乏提煉和整合。
我們戰略部按照針對性、實效性、個性化的原則,制定了東華集團企業形象策劃案。
這個方案分:企業文化識別、集團視覺識別、員工行為識別、企業形象塑造四個章節的內容。
散會后,請大家到簽到處領取形象策劃案手冊。
之后,請各個部門、各個公司配合我們戰略部開展好相關工作。
我就說這么多,謝謝。”
散會后,眾人領取了那個手冊,本以為就幾十頁紙,卻發覺那是厚厚一本書。
比如,僅東華LOGO設計就有十來頁,標準中文、標準英文、標志制作圖、標準色帶、組合的規范等等。
再如,各單位導示部位要這么設計,也有規范。門廳、導示牌、迎賓臺、各部門標識等,都有統一的要求。
哎......這得浪費多少錢,有錢了,也不能瞎折騰吧,有人埋怨道。
而這時候,陳立東腦海響起“叮”一聲提示:
支線任務1完成,用時92天。獎勵:產品評價指標體系模板1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