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候,在電話線上傳遞的還是模擬信號。
而計算機內信息是由“0”和“1”組成的數字信號。
有了這個
(本章未完,請翻頁)
調制解調器,就能把數字信號和模擬信號進行交換,就能實現兩臺計算機的遠程通訊。
再過一年半載,電腦廠商就會把調制解調器集成到主板上,電話線插到主機上就能上網;然后,隨著網絡數據流量的急劇增加,華夏各地開始假設通訊光纜,連接電腦和網絡的設備又出現過光貓,再后來又有了路由器......
人們一般稱1996年為上網元年,其實在1994年華夏就獲準加入互聯網,某院校開通了64K國際專線。
1995年,一家叫做瀛海威的公司,開始引導華夏普通百姓進入互聯網。
在1996年的6月份,由羅浩主導推動,東華各家公司都推進了上網戰略。
這時候上網,需要添置一只14.4K的“貓”,價格是700多元。
當下國內互聯網網站還十分簡陋,有不同的論壇,類似BBS,沒有花哨的界面。
網友可以在不同論壇發帖子,別的網友可以回帖。
陳立東的辦公室也能上網,他之所以要跑到小黑屋,是為了獲取更快的網速,準備建立工作基站。
陳天一安裝的這只“貓”是33.6K的,花費800多元。并且,小黑屋外有專門新架設的通訊電纜。
電腦用的最新的連享商用機,陳天一把“貓”連上電腦后,開始撥號上網,伴隨著嘶啞的電話撥號聲,計算機開始接通了互聯網。
陳立東坐到電腦前,開始召喚系統。
............
之所以拉專線、換新“貓”、新電腦,是因為陳立東收得系統提示:
恭喜宿主完成了主線任務:
宿主旗下企業——東華實業集團有限公司總資產達到15.88億元;
年創造利潤2.28億元;
東華鋼鐵藍市股份有限公司煉鋼及連鑄連軋車間面積達到15.52萬平米;
主線任務設定所有條件已完成。
本次主線任務完成時間:1231天。
宿主獲得獎勵:精密制造生產線1條。
提示:本精密制造生產線可選:a.智能制造;b.高端裝備;c.軌道交通;d.半導體;e.汽車。
以上這些,就是陳立東在那一晚收獲的消息。
看完成就,陳立東甚至有些洋洋得意。
不簡單啊,這才用了3年多的時間,就把主線任務搞定,是不是值的鼓掌?
不容易啊,就算有系統,也要萬丈高樓平地起不是。
這些成就、這些數據,都實實在在存在,而非游戲般虛擬的東西。
萬余員工,也不是NPC,他們有血肉、有家庭、有欲望、有實現社會價值的抱負。
說遠了,回到眼下。
陳立東完成主線任務,獲得精密制造生產線1條,還需要選擇具體領域。
第一個選項,a智能制造。什么是智能制造呢?
智能制造的概念,最先由太陽國在1990年4月提出。
他們發起了一個叫做“智能制造系統”的國際合作研究計劃,許多發達國家,包括山姆國、楓葉國、袋鼠國都參加了這個計劃。
這個計劃預計投資10億美元,對100個項目實施前期科研,主要方向就是:
在制造過程的各個環節廣泛應用人工智能技術,將模糊控制技術等先進的計算機智能方法,應用于產品配方,生產調度等,實現制造過程智能化。
這個好!陳立東幾乎不想考慮其它,直接選取智能制造。
第二個選項,b高端裝備。
所謂高端裝備,一般指裝備制造業的高端領域。
高端裝備,可以解釋為必須配置的重要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