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進入1997年2月中旬時,年味漸漸淡去,人們開始一年的忙碌。
一年之計在于春,市里、縣里各個單位都在收心上崗。
東華集團也在召開高層會議,會議安排了一天時間,由各公司、各部門匯報今年計劃、經濟指標和項目盤子。
先說東華鋼鐵,尹福茂在匯報完今年的生產計劃、預計營收后,提議在鋼鐵產業園增上高爐煉鐵加轉爐煉鋼。
沒想到,這個提議被陳立東否決了。
陳立東看著自己的筆記本說:“鋼鐵冶煉的產能不再增加,需要的鋼材將由外部供應。”
陳立春聽完也非常疑惑,弟弟沒跟自己商量過這個事情,便問道:“外部?從共青城運過來?”
陳立東說:“共青城也不行。鋼鐵產業,不論是原料還是產品,都是大宗商品,大進大出,依靠共青城到海參崴那條鐵路,交通成本還是有些高。
我的意見是把煉鋼轉移到熊島,今后將把熊島作為我們的鋼鐵冶煉基地。”
陳立春想了想道:“從戰略上,我同意你的意見。但據我所知,熊島的基礎設施還不完善,平地里再建一座煉鋼廠、配套發電廠,至少還要三兩年吧。”
陳立東微笑著說道:“不需要三兩年,我計劃今年上半年就投產。
熊島的電爐車間已經開工建設,只是未向大伙公開。
電廠也在建設,采用垃圾和生物質發電技術,這算是秘密武器,也沒有對外宣傳。
今后,集團鋼鐵廠所需要的鋼材坯料主要由熊島煉鋼廠提供。
遠東和藍市的鋼廠都不再增加冶煉能力,我們要集中力量把鋼材軋制技術和能力搞上去。
當然,藍市的電爐煉鋼不會壓減,煉鋼技術的探索和攀升不能停步。
遠東鋼廠的電爐是有點破舊地看不過眼,可以更換小電爐,50噸到80噸就行,主要滿足特種鋼材的冶煉試驗。”
生物質和垃圾發電?陳立東這是瞪著眼說瞎話。
熊島上的用電現在還是從對面港口扯過來的電纜,超維度熔爐煉鋼就有這個好處,電耗跟現實中的電爐天壤之別。
按陳立東的理解,超維度熔爐就是和另一個時空開通了交易平臺,他把廢舊物資傳過去,把熔煉后的金屬坯料傳過來,扣下20%的作為熔煉費用。
消耗的電用在哪了呢?陳立東猜測,打開平臺也會消耗能量。
因為他發現,一直以來,消耗的電量與吞吐物資多少沒有直接關系,而是與平臺開放時間成正比。
回到現實。
陳立春一直有上高爐的打算,鋼鐵產業園有高爐、轉爐的規劃。
現在被弟弟給拿掉,有些遺憾,就想再爭取一下:“機械廠這邊加工機床要用到鐵......”
陳立東等哥哥說完后,堅持道:“搞高爐煉鐵,煤和礦石對資金的占用和運輸的壓力都太大,煉鐵項目以后再計較吧。我們先把鋼材這塊做到極致。”
陳立東說完這些,看到安蘇也在做著筆記,而且眉頭微微皺了起來,就明白:
安蘇也有在遠東建鐵廠的打算,遠東也有豐富的煤和鐵礦資源,靠著龍江建鐵廠,甚至比在藍市建優勢更大,但是這么搞,就要涉足局采礦業,對資金和人力的需求就更大了,陳立東還是想以后再說。
于是,對安蘇說:
“安姨,遠東鋼廠的重點,是滿足國內東三省對特種鋼材的需求。
比如高強度航空用的結構鋼,哈飛那邊肯定需要;還有加工機床用的45號、50號鋼,以及工字鋼、方鋼等型鋼,沈機那邊也有需求。
這些,還請安姨想辦法跟國內這些工廠建立聯系,開拓市場。”
安蘇沒有接話,心說:你個小狐貍,這是要我動用老爺子的關系唄。
陳立東繼續描繪自己的設想:“共青城鋼廠緊挨著龍江,產出的鋼材盡量用船運,逆流而上,能夠降低運輸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