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包間見面后,劉成驚訝這位董事長的年紀,原以為是位老兄,每成想是小老弟。
他來國外8個月,對東華一無所知。
但陳立東可是知道華威,一聽劉成是華威的人,立刻樂開了花,說道:“劉總,咱們邊吃邊聊,您還餓著鍋,填飽肚子要緊。”
這時,孫婕已經吃完去了入住的房間。
劉成也確實有點餓了,邊吃邊慶幸,這位董事長很好接近,也沒有灌自己喝酒。
差不多的時候,服務員撤走餐具,換上了咖啡。
陳立東開口道:“劉總,你在毛熊這邊的業務怎么樣?”
劉成啟程來遠東的時候,也曾準備過腹稿,不乏自夸的內容。
但跟陳立東一接觸,就沒了玩套路的心思,實話實說道:“陳董,不瞞您說,我在莫斯科那邊走了上百家客戶,單子一個也沒有做成。”
“那邊經濟很糟糕吧。”
“是,通貨通脹的厲害,總統剛剛解散了總理,從上倒下人心慌慌。”
“遠東這邊動蕩不大,建議你們從這里入手。”陳立東說道,接著問李愛國
(本章未完,請翻頁)
:“姐夫,這邊電信業務誰在做?咱們沒插一手吧?”
李愛國這些天正在落實集團的上網計劃,對這些方面比較清楚。“咱們沒摻和,是太陽國的企業在做,與毛子的企業合租成立的公司,公司名字我只記得叫VTC,投資方的背景我不清楚。
公司這邊已經接入了網絡,但是網速太差,我們反映過幾次,但是感覺他們無能為力。”
陳立東琢磨了一會兒,看向劉成,說道:“劉總,幫我們個忙好不好?”
劉成道:“陳董您說。”
“您代表我們集團,幫我們調查一下這邊的通訊設施情況。
我們集團有不少產業都在這里,信息化建設是當前的重點工作。
如果這家日本企業不行,而貴方有更加有效地解決方案,我們愿意與你們合作。”
劉成一聽就糾結了,如果華威在這邊開展業務,東華就是客戶,VTC是競爭對手,你讓我這么搞,這是太實在還是傻?
................
第二天,陳立東帶著孫婕去了熊島。
孫學松引領倆人參觀了廢車拆解工廠生產情況。
公司的廢車拆解業務形勢非常好,孫學松說:“1、2月份放假,3月份實現了滿負荷生產。一天拆解廢車接近30臺,一年最少一萬臺。
我粗略算了一下,到現在我們賺了大概3000萬。
這是把人工、水電費用扣除后的純利潤,哦...我們財務說,還應該扣除設備和廠房的折舊,那樣的話,應該是......”
陳立東打斷了孫學松的話:“別知足。
我曾經跟瑪麗了解過,山姆國得汽車保有量最少1.5億臺,一年的報廢車最少1000萬臺,咱們只干了千分之一,差的太遠。
我們最少要干到十分之一,你還需要百倍的努力。”
孫學松有點委屈地說:“咱們場地不夠啊,人手也緊張。”
陳立東拍了拍小舅子的肩膀:“咱們建,你通知遼省三建的隊伍抓緊復工,繼續建車間。你把掙的錢都投進去,立刻就會賺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