唔...現在是用電纜還是光纜?”
“遠程通訊早就用光纜了。”劉成回答道。
(本章未完,請翻頁)
“光纜好,傳輸效率高。鋪設線路隨著鐵路架設就行,還要通到熊島上去,可能費事一些。
交換機等一些設備采用你們最先進的產品,容量不需要太大,海參崴這邊確實沒有多大的市場。”
一天后,陳立東見到了劉成問道:“你沒回國?”
“沒有。國內的同事已經在龍江省,他們下午的時候告訴我:前年龍江郵電總局與濱海邊疆區電信公司做過一個方案,他們正在與龍江郵電總局協商,把這個方案調整后,組織實施。”
陳立東納悶地說:“有過方案?沒聽說啊。”
“與遠東通信是兩國高層商定的,當初做了兩個方案,一個是北線,是從撫遠通往伯力。
另一個是東線,從綏城通往納霍德卡。
東線這條,里程太長,投資太大,被淘汰了。”劉成也是下午才了解到有關情況,現學現賣地解釋著。
“北線連到伯力?建得咋樣了?”陳立東追問道。
“1月底修通了,估計現在應該能用上了。”劉成補充道。
“伯力已經搞定了啊,太好了!那就不用考慮那邊了。
綏城到海參崴大概200多公里吧,你們估算施工成本有多少?”
“光纜費用不會超過15萬,可能施工費用比材料成本還要高。”
“是嗎?施工隊伍我安排,你們負責技術指導就行了。跨海光纜怎么搞?”
“從發給我的資料看,北線過江的光纜,用了江城航道局的施工船。
船上有深埋器,船在前面走,深埋器在江底挖出溝槽,隨后光纜就敷設了進去,然后回填泥沙。
這條船能不能在海參崴這邊的海上作業,還得測量后再說。”
陳立東想了想說道:“不用找他們了,還是我們來干,我安排人潛水施工就行了。”
即使江城這條施工船還在撫遠,運到海參崴也不容易,從海參崴到熊島的跨海光纜頂多兩公里,水深超不過30米,機械仆從下水一趟就把活干了。
這么來算,施工架線加上采購設備,海參崴這邊的網絡提速有200萬就能搞定。
還有個問題,就是經營許可審批,陳立東拿出電話給根納季撥了出去。
根納季此時正在華夏考察,他現在的職務是海參崴市政府經濟發展與貿易局局長。
這次他是和雙城子市的市長維捷爾尼科夫一起,應邀到龍江省的雪城進行友好訪問,下一步還要去哈市、旅大觀光。
雪城和雙城子互為友好城市。
雙城子的主導產業是食品加工、服裝家具、木材加工和汽車修理,與雪城的產業非常相似,但也有互補的地方。
比如雙城子人少地多,需要雪城這邊輸出勞務。
雪城需要雙城子的木材,滿足建筑業和造紙業的需求。
經過這段時間的考察磋商,雙方議定了一些事項,包括:抓緊申辦綏城的互市貿易區,向國家爭取更多優惠政策;雪城向雙城子大力輸出農業技術和勞務人員,承包農場,帶動當地農業發展;雙方聯合行動,嚴格進出口商品的質量檢驗,堅決杜絕假冒偽劣產品;推動雪城生產企業進入遠東市場,用閑置的設備、富余的勞動力與對方企業嫁接,實現經濟技術的合作互補。
接到陳立東的電話后,根納季馬上聯系了海參威商務部門,然后告訴陳立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