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礦富含稀土,是眾所周知的,在二十年代末,地質學家丁道衡發現了白云礦床。
三十年代初,丁道衡的同學、著名礦物學家何作霖在分析白云礦石時發現了稀土礦。
所以鹿鋼自建廠以來就存在著兩條道路的爭議,那就是要鋼還是要稀土。
在60年代初,迫于當時國家建設急需鋼鐵,就以鋼鐵為主進行開發。
長老院的意見是綜合開發,兩者都要。
后來又確定了“以鐵為主、綜合利用”的方針。
到現在,華夏鋼鐵產量突破了一億噸,已經擺脫了缺鐵的窘境,但白云礦的開發還是以鐵為主。
為啥?之后再解釋。
一直到現在,白云礦還是繼續選鐵,尾礦還在繼續堆積,庫存以每年幾百萬噸的量級增加,污染、潰壩的風險也在不斷積累。
陳立東真想罵一句:MMP。
單純以為稀土產業高大上,沒想到會跳進了這么一個大火坑里。
這么一個大雷,擺在那兒,上邊一句話就得停產整頓,停產誰?整頓誰?當然是做稀土的。
想了想后世的情況,鹿鋼尾礦庫有沒有出過事、炸過雷呢?
不清楚,沒印象,至少沒有鬧出舉國皆知的大事,這倒是好事,說明還可以治療。
那就先應付當前吧,應付誰?老霍啊。
老爺子說了半天,就是訛陳立東出錢,把科研實驗做下去,把工藝設備搞出來,讓“串級閉路工藝”成為解決尾礦庫的利器。
那么,鹿鋼稀土研究院屬于鹿鋼,怎么不找鹿鋼要錢呢?
還是回到那句話,鹿鋼是搞鋼鐵的,讓搞鋼鐵的給做稀土的出錢,人家傻?
所以,霍朋啟現在非常尷尬,他已經像拉磨的驢一樣,繞了無數圈,也找不到投資。
政府已經把這件事交給了鹿鋼,不會從財政撥款。
稀土高科是個空架子,霍朋啟就聯系稀土高科的成員企業。
先找選礦廠,人家選礦廠說得更直接:雖然我們并入了稀土高科,但主要業務是選鐵,你還是找稀土冶煉廠吧。
老爺子去找稀土三廠,稀土三廠說,尾礦庫是選礦廠的管轄范圍,我們搞萃取就行了,您得工藝,誰需要找誰吧。
得,就這么被繞了一圈。
也許有人問,難道稀土三廠用的稀土精礦,不是從尾礦庫來的?
真不是。
或許幾年、十幾年后他們會用尾礦做原料,但現在還沒有。
那么精礦來自哪里呢?
找那些大煙囪就行了。
筆者這幾章,繞了這么一個大圈,不知道各位書友大大看明白了沒有。
火法冶煉稀土污染嚴重,但是效率高、成本低,能加工成低品位稀土金屬,可以直接出售也可以在進一步提純。
(本章未完,請翻頁)
所以,稀土三廠用的稀土精礦,就是火法冶煉稀土的廠子提供的半成品。
濕法冶煉稀土,用溶劑萃取,能收得純度高的稀土金屬。但是,如果直接用尾礦庫的粗礦直接萃取也很麻煩,成本也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