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長源眉毛微蹙、旋即又笑起來:“確有此事。我都快記不清了,公孫道兄竟還對此念念不忘!可見榮辱相較之下,唯有恥辱更能叫人印象更深。不過,為師也是僥幸勝了一招半式。若是生死相搏,未必便是他的對手。”
楊朝夕又問道:“師父!前些時日我回楊柳山莊時,跟半山上結廬參禪的一個胡僧,學了手‘一葦渡江’的輕身功法。然而方才看師父身法、似乎更勝一籌,不知又是什么輕功絕技?”
李長源亦釋然道:“方才見你騰躍、下落之姿,便覺有些眼熟。原來竟是不空和尚的成名絕技,你果然福緣不淺!為師這輕身功法叫‘逍遙御風’,乃是為師的師父羅浮真人所親授。只不過如今你道功尚淺,還不能開始修習。”
楊朝夕心中駭然:這是巧合、還是另有隱情?!恰好柳曉暮所使輕功,也叫“逍遙御風”,同樣點明自己不能修習的原因、是修為不夠。然而自己認識柳曉暮之事、尚屬隱秘,便不好當面求證。一時間心頭麻癢難忍……原來強忍好奇心的感覺,竟與強忍情欲一般、叫人難耐。
李長源以為他只是沮喪,便溫言道:“倒也不必心急。以你之聰慧,短則三年、長則十年,必能入煉氣化神境,屆時再修習此功,也不算太遲。另外,聽公孫道兄說,你最近在探查一樁案子的隱秘。不知可遇到什么困惑和難處?為師或可幫你解答。”
楊朝夕將幾日來的收獲、在心頭迅速盤點了一番:如今無論是通遠渠、武侯鋪、祆祠,還是昨晚偶遇的太微宮“虎賁衛”,都有線索逐漸露頭。自己要做的,無非是盡力搜集、然后條分縷析,形成更明晰合理的推測。
唯一不可預測的,便是那虎妖隨時可能而至的報復。盡管鐘九道前輩答應出手,不過、以他兩度現身的速度,只怕道門和不良衛死傷大半、他才會姍姍來遲,一面降服虎妖,一面捉鬼收魂。而自己目前除了被動等待,竟毫無辦法!
一念及此,楊朝夕便將自己查到的、關于虎妖的信息,詳細與李長源說了,并直言不諱地道出了自己的擔憂。提到鐘九道前輩時,則一律以“神秘人”代替。
李長源也是眉頭微皺,神色復雜道:“這虎妖的確是個大麻煩!不過、聽你所言,它的品階最多是煉氣化神圓滿,如今損失一道化身,實力只降不增。
道門、釋門不乏降妖伏魔之法,所以,只要能說動道門、釋門聯手,縱然不能降服鎮壓,要重創并驅走虎妖、叫它不敢再來洛陽行兇,倒也不是太難。”
楊朝夕聽出了關鍵所在:“那么,如今洛陽城中,又有誰能代表道門出面、去說動釋門與道門聯手?”
李長源表情略顯鄭重:“便是人稱‘假道真禪’的弘道觀觀主尉遲淵。”
楊朝夕驚道:“竟然是尉遲觀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