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下山入世、云游四方,并非自己想的那般輕松瀟灑。不但要有絕對高強的武藝,還要時刻顧及自身安危、操心衣食住行。若還要劫富濟貧的話,便須有能與各處公門、地方豪強周旋的智謀和手段才行!看來自己,終究只是個初生牛犢,年輕識淺啊!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能反躬自省,說明楊朝夕的心智,比之許多人、已經頗為難得!方才自怨自艾,不過是一時受挫,才冒出的許多妄自菲薄的想法。
楊朝夕不知道的是,此刻林解元幾人心中、已是大為驚駭:這小子當真是個怪胎!以一敵四、不落下風,看神情舉止,竟然還有些心不在焉!而一番拼斗,幾人也早已是強弩之末、唯有苦撐而已!
咻!咻!咻!
幾支鳴鏑激射而來,目標便是酒肆前兀自纏斗的幾人。緊隨其后的,是一陣“嗒嗒嗒”的馬蹄聲。
圍得嚴實的人群,迅速讓開一道豁口。首當其沖的一騎,頭戴兜鍪、身著輕甲,高聲喝道:“何人當街斗毆!目中可還有我盛朝律法?!”
篤!篤!篤!鳴鏑落在幾人腳邊。楊朝夕、小蠻、林解元等人紛紛罷手,收起兵刃、四處閃躲,卻無人回答他的問題。
躲過鳴鏑,林解元等人轉頭看去,見開口之人是名威風凜凜的武將。一身戎裝與洛城行營的制式軟甲頗有不同,卻不知在哪位將軍麾下效力。
楊朝夕卻認出了這人,正是昨夜凝碧池邊,被柳曉暮以“潮音鐘”迷障心智、套取訊息的“虎賁衛”朱兌酉。
前騎剛到、后面數騎便緊隨而至,皆是銀韁披甲的回鶻駿馬。其中兩人,則是昨夜同樣被制服的的“虎賁衛”費材、吳大勇。剩余“虎賁衛”則迤邐向后延伸,足有二十多騎!
至此已可以確定,這些人是洪太祝派來的,目的便是要假公濟私、將鶴殤酒肆中鬧事的一干人等,統統捉拿起來。
楊朝夕見方才劉掌柜一番安排、果真搬來了救兵,不禁對剛剛裝傷示弱的劉掌柜,多了幾分刮目相看!
同時也第一次知道,這鶴殤酒肆之所以能擴張至此、且門庭若市,是因為太微宮在后面撐腰。一般的江湖游俠、市井浪蕩子,又豈敢在這種地方撒野?
并且,今日這段小小插曲、更叫他恍然大悟:
原來行走江湖、游歷四方,最重要也最實用的道理,便是“一個好漢三個幫”。畢竟雙拳難敵四手、猛虎架不住群狼!從前常聽別人吹噓“某某大俠單槍匹馬、鑿穿敵陣如入無人之境”云云,此刻才真正明白,所謂的孤膽英雄一旦流落江湖、往往舉步維艱。
正所謂“行俠仗義、須有余力!打抱不平、吃飽才行”!江湖豪杰、綠林好漢,為何大多占山為王、落草為寇?根由便在于此……
伴隨這些思索和明悟,一個更加闊大且真實的江湖,正如卷軸般、在楊朝夕眼前緩緩打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