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英鎮,前軍大營中。
劉睿影冥思苦想了大半宿,也不知道究竟如何才能夠突破“一往無前”的第三重,知行合一。
其實他選的這個字,正是七字咒言的核心,更是引動了數百年間文武雙道變革的圣論。
只要這一字能夠攻克,那么其余的六字便都會迎刃而解。
相傳,當年創造這一功法劍技的先輩圣賢名叫張素。
從那個時代到如今,他都是文武雙道中唯一同時敬奉的圣賢。
他在對武道的發展所做出的的貢獻,天下無出其右者。
因此有“天下武者千萬,張素門下過半。”一說。
不管你有沒有真正的跟隨張素學習過,但只要是受其武道理論影響之人,便都自稱他半個弟子。
由此一來,可真是桃李遍天下。
適時,文武二道互相排擠。
文道嫌武道粗俗,難登大雅之堂。
武道說文道酸腐,猶如脂粉紅娘。
這個局面,一直持續到張素橫空出世方才罷休。
相傳,他的母親懷胎僅僅五個月時就在一天夜里生下了他。
當日上午,他的父親做了一個夢。
夢到天上突然升起祥云滾滾,而后霞光萬丈。祥云之上站立著諸多仙人,他們個個懷抱寶劍,身穿月白色長跑,上用金線顯繡著“文武藝”三字。
隨著祥云越飛越近,四周又漸漸的想起了一陣嗡鳴。
這時,為首的一位仙人站出來微笑的看著張素的父親。
“不知上仙大駕光臨……”
張素的父親趕忙跪下磕頭,卻是只說出了這么一句就語塞不止。
那位仙人將手中寶劍交予左右,從身后提出一個籃子,右手輕掐法訣,祥云如瀑布般傾瀉而下,竟是成了一道云梯。
仙人踏手提籃子,踏云梯而下,對張素的父親說:“此子授汝。”
張素的父親連忙接過籃子,看到是一名胖乎乎的男嬰,正眨巴著黑色的大眼睛看著自己。
“敢問上仙還有和指教?”
張素的父親看看藍中的嬰而,又看向仙人問道。
“至性隨心。”
仙人說道。
隨后不論是再詢問什么,仙人都笑而不語。
隨著耳邊的聲音漸漸淡去,仙人才順云梯而上,踏祥云離去。
隨后,張素的父親醒來。發現自己竟然跪在中庭之中,覺得此夢不同尋常,便趕忙去找已經懷有身孕的妻子細說。
不料,夢境剛剛說完,妻子卻突然要生產。
張素的父親大驚色,這才剛剛五個月!
待產婆抱著生出來的孩子出來后,張素的父親卻是趕緊再度跪下,朝著門外天際磕頭不止,一家老少皆驚不明所以。
這孩子,長得和自己夢中仙人授予之子一模一樣!
百天宴時,張素的父親向此事廣而告之,時人皆引為神異。
因那日授子的諸位仙人,都穿月白色道袍,看上去頗為素樸,所以便給他取名為張素。
張素有幸生在一富貴之家,雖不及王族公卿,卻也錦衣玉食不絕,因此也確實能夠至性隨心。
他自幼厭文愛武,日日舞槍弄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