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出產的寶劍,劍身略顯厚實的同時,卻是要比一般的劍短些。而劍鋒開刃處則更加寬闊,光滑如鏡。而刀卻與其他旁家無異,只是做工更佳精良,刀柄處有一個三角形的穿環以示區別。
“歐家劍,半臂長,一眼寬來,貼花黃。”
這是每一個武修之人尤其是劍修打小兒起就知道的童謠,后來卻也成了鑒別歐家劍真偽的四句口訣。意思是歐家沒有長劍,都是那如成年人半臂之長的短劍。劍身大概和一眼之距同寬,清明如鏡,即便是女兒家對著理云鬢、貼花黃都沒有一點兒問題。
歐家采取的是禪讓制,不是世襲制,這也是保證它這么能傳承至今,工藝不降,人心不散的法寶。
歷任歐家家主,都是由族內重重選拔出來的最優秀的少男少女,歷經磨難比拼,自己爭取到的。
相對于一些只傳男不傳女的門閥勢力來說,歐家這一點不免要開明得多。甚至你若不是歐氏血脈,只要你立血誓與前塵斷絕,此后效忠于歐家,便也可被賜姓歐氏。三年考察后若無大錯,便也可參與到這家主之選中。
而被選中的青年男女,便會被賜予一把歐家的紫荊劍,且被冠以歐家“劍心”之名。每一屆家主退位前,都會選出三男三女,合共六位“劍心”,去爭奪那歐家家主的“劍子”之位。
既然紫荊劍在此,那這位姑娘必是歐家當代“劍心”無疑。歷代“劍心”按規矩都要出門自由闖蕩三年,而三年之期一過,便要回到歐家去進行那最后的奪名戰。
“這么意思?當老娘是兔子嗎?!就給上這一盤兒草?去,宰兩只雞炒了,記得要多放辣椒!”
這位歐家“劍心”看到小二竟是給它上了一盤湛青碧綠的蔬菜,一時間大為生氣地說道。
“哈哈,睿影兄卻是有意結交一番?”
湯中松對這劉睿影打趣的說道。
“大碗喝酒,大辣炒雞。看這性子卻也是如酒烈,如椒辣,何苦去自找沒趣呢?”
劉睿影笑著搖了搖頭,心中卻是想起了趙茗茗。
“不知道掌柜的有沒有將我的書轉遞給她……”
那是一本《聲律對韻》,專講這行詩作對時該如何平仄押韻。那日趙茗茗行禮拜托劉睿影給她講講有關知識,劉睿影雖答應,但卻又因有要事在身離開了丁州府城。不得已,才出此下策,贈書一本,權表歉意。
扉頁上還有劉睿影寫的四句話:依依倩衿,念念吾心。待思歸期,復當如今。
突然劉睿影看到祥騰客棧門口,背光站著一人,對這堂內朗聲說道:
“俠女獨行臨定西,半程霜雪濕羅衫。
御劍紫荊扶搖上,傾酒八方太河暖。
自古俠客皆好漢,如今弱水鎮邊關。
胭脂正點云胡甲,紅裝演武更斑斕!”
————————————————
定西王府門口,人頭攢動。
卻是都在看著一張王榜。
上面寫著定西王霍望要為其徒湯中松,聘請一位文道先生。一經聘用,先賞五千金,而后待遇與王府內最高品秩的文官相同。
這王榜一處,可是讓整個定西王城都沸騰不已。無數的讀書人都站在王榜前躍躍欲試,似乎那寶馬香車,美人豪宅已是盡在眼前。
突然,一位身穿破棉袍,胡子拉碴的老頭兒出現在人群之后。他兩手輕輕向兩邊一推,便分開了眾人。隨后走上前去,二指捏住王榜的一角,將其揭了下來。
“這下你我這師徒,可算是坐實了……”
張學究拿著王榜,滄桑的臉上浮現出一絲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