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狄緯泰一坐下,卻是擦干眼淚立馬換了副面孔。
咬牙切齒的說,自己對此一家有了方法,三日內定能根除反書之亂。
這一點,倒是和九族中人的想法一致。
畢竟這一世龍門只有他一人。
雖然下面還有那三德,五道,七子,但無論是人品,能力還是威信,卻都不急狄緯泰一根手指。
終于,狄緯泰拿到了夢寐以求的授權,開始了他計劃中的第一步。
狄緯泰支取了大筆的金銀,用這批金銀在天下間招募了一匹死士,秘密的混進了博古樓中潛伏。
而后又將先前幫助自己傳抄反書的心腹找來,先是給了他們厚重的封賞,而后又令他們不遺余力的查出反書案的真兇。
與此同時,更是貼出公告,鼓勵所有讀書人互相揭發。
如有隱瞞不報者,兩兩連坐。
霎時間,舉報信猶如雪片般飛向狄緯泰。
他以一人之力有限,處理不完的理由,順理成章的擁有了一套自己的獨立事物機構。
明面上是對這博古樓公開招募了一批加入年限長的志慮忠純之士,實則是暗暗啟用了一批他以鋪墊到內部的死士。
這批人,就是狄緯泰手中的鷹犬。
或者叫他們走狗的走狗也不為過。
總之,只要接到了舉報信,不敢查實后結果怎么樣,一律按照最嚴酷的刑罰懲處。
由此,狄緯泰的權利與威望打到了頂峰。
在他的嚴苛刑罰的緝查下,很快,一名黃姓書生就承認了自己便是這本反書的始作俑者。
隨后,狄緯泰又召來那幾名代為傳抄的心腹用計除去后做成了畏罪自殺的假象,后又帶人從他們的住處搜到了大量的金銀財寶,以及模仿他們的筆記寫成的認罪遺書。
實際上,那些財報便是狄緯泰先行賞賜的那批。而認罪遺書對精通百家字體的狄緯泰來說,則更是小事一樁。
由此,三日之內,狄緯泰就雷厲風行的解決了這件《九族綱鑒易知錄》反書案。
除了一位主犯,和所謂的五名從犯之外,共殺一千二百七十八人。
無一例外,全都是平日里與狄緯泰有仇怨或異議者。
第四日,狄緯泰率眾舉行祭祀儀式。
儀式上他顯示高調歌頌了九族的豐功偉績,而后又涕淚俱下的痛罵了反書一案的所有有罪之人,最后卻又親自為死去的眾人求神禱告,而后帶領大家一同火葬掩埋。
而那位黃姓書生卻沒有那么幸運了……
狄緯泰在鳳凰池中建了一座水牢,把他關在里面,也不給飯食。
就這么任憑水法沖泡,以至全身浮腫,不成人形。
隨后,又將事先準備好的百余只數天粒米地滴水未進的鸚鵡放進這水牢中。
眾目睽睽之下,這群鸚鵡紛紛涌進牢中爭搶黃姓書生的血肉。
但是黃姓書生也因為餓的太久,饑不擇食的抓住鸚鵡就往嘴里塞。
血漿混著鳥毛一時間充滿了整個牢籠。
書生雖然是人,在力量上占有絕對的優勢。
但是他卻只有兩只手,水牢中也沒有多余的空間供他迂回閃避。
第一天,雙方斗爭的精神十足。
書生生吞了幾只鸚鵡,還感覺體力有所恢復,故而更加拼命的掙扎。
但是人總有乏困之時候,鸚鵡卻可以輪流休息。
何況以鸚鵡的嘴,卻也是不那么容易能從書生身上叨下皮肉來的。
終于,在書生筋疲力竭之際,一直鸚鵡用爪子戳瞎了他的眼睛。
發現此處柔軟的鸚鵡,立即一哄而上,就這么順著眼睛打開了突破口。
人的面部五官,經脈最為敏感。
鸚鵡門就這樣上順著眼睛,下通開肛門,兩頭并進,三日之后,卻是把這黃姓書生里面都吃空了……
這時狄緯泰又命人將這水牢重新沉入鳳凰池中,把這食用了人肉的鸚鵡全部淹死。
撈出來之后全部葬在鳳凰池畔,還手書了三字:“鸚鵡冢”。
那會兒,天下間的讀書人本就喜歡鸚鵡。
覺得此鳥聰慧能言,風雅無比。
但是在此之后,整個博古樓內卻是連鳥叫都聽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