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眾人還未反應過來之時,李俊昌卻是已然出了一刀。
這一刀只是半式。
咫尺天涯的半式,即是咫尺。
咫尺的距離,連盈寸都不到。
極為微小。
如此微小的距離,又能有什么不同?
但這世間,牽一發而動全身的事極多。
失之毫厘,便可謬以千里。
不但是刀法,也囊括了生活,甚至感情。
若是大家都很聰明,那和聰明人打交道,做朋友,或是互生愛戀,一定都是幸福的。
就像在市集上買東西時,大家都能輕而易舉的比較相同的物品在不同攤販手中的價格。
但卻又極難的說出這東西在不同情境下的價值。
大漠中的一滴水,就和礦場老板娘手腕上的翡翠鐲子一樣稀罕。
若是兩個人這能只有咫尺的距離,那生死之間只會不斷的逆轉。
雖然李俊昌這一刀只出了半式。
但卻是只攻不守,只進不退,十死無生的一招。
畢竟人們總是會忽略咫尺的距離,而心中對那縹緲的天涯念叨不已。
但李俊昌卻始終認為,生命中的是沒有以外與偶然的。
所有的幸運,都是沾沾自喜的謙辭。
古往今來,常言說起最多的寬心與安慰就是,來日方長。
這句話的本身其實并沒有過錯,誰都知道時間還早,路還很遠。
但若每時每刻都把因果歸咎于來日方長的話,豈不是一件很可笑的事情?
不可否認,幾個好友聚在一起談論以后的生活是一件極為詩情畫意的事情,但人終歸是活在眼前的當下,還不如多聊聊一會兒去哪里吃飯喝酒來的更為實際。
曾經李俊昌也愛幻想。
幻想是每一個人在現實的磨礪中最后的避風港。
但想的太遠就成了永恒的頹廢。
一個人要是把所有的生活與感情全部架空,那夜就沒有理由去責怪它只能維持一時三刻。
正是因為誰都無法預料下一秒會是怎樣的人生,要經歷何種的情緒,怎樣的跌宕。
所以才只能盡力做到在這當下調整好狀態,迎接即將到來的未知。
李俊昌既然有野心,那就不會覺得明天不夠美好。
他只是認為今天還不夠充實罷了。
如果每日都能夠距離自己的野心更近一步的話,那還有什么明天能比這種握在手里的真實的幸福感更有魅力呢?
李俊昌和金爺還是兒時玩伴的時候,曾經彼此承諾要去完成許多事。
這些事,無一例外,全都是有關未來。
探討未來,一定是會許下無數個承諾。
而承諾卻又是說謊的開始。
因為根本沒有人,能夠做到所有的承諾。
李俊昌的咫尺天涯刀法之所以能夠更進一步,正是因為隨著時間的推移,年歲的正常,他變得越來越貼進人的本質。
在他心里,解決一切苦惱的最佳途徑就是別去承諾。
這樣自己就不會承擔任何虛偽借口的掩飾,同樣也不會再有人因為做不到承諾而傷心。
人之所以能夠日復一日,三餐四季的繼續生活,大抵是因為今后的沒一天都是充滿新鮮感的。
這種新鮮感就是天涯。
如果把未來計劃的太多,遐想的太遠,規定的太細,那天涯就沒有任何魅力可言。
就好比一座孤島,無人發現時,它定然是極具誘惑的。
一旦有了第一個登島的人,它的神秘就會蕩然無存。
在李俊昌的認知中,咫尺天涯的后半式,天涯,就是一座孤島。
這么多年的追尋中,那座孤島本該早已顯露真容才對。
可是李俊昌卻不愿意去窺探哪怕一眼。
那座名為天涯的孤島,在李俊昌這里,始終都蒙上了一層薄霧。
除了金爺以外,沒有人看清這一刀是怎么出的。
因為速度太快。
距離又太短。
李俊昌并沒有按照‘咫尺’的常規,挺刀只刺。
按理說,劍刺刀砍才是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