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扁擔要比正常的寬了不少,足足有一個半巴掌。由此便在他面前變成了一道小桌板,扁擔上海放著一些手工做的小玩意兒,也是用竹絲編成的。大多都是些昆蟲動武的造型,放在最中間的是一座高塔,劉睿影看著有點眼熟,但燈火昏暗,做工也并不精致,卻是沒有想起到底是在哪里見過。
小販也注意到了劉睿影的目光,但他卻并不理會。
一看劉睿影的穿戴,他便清楚這人不是自己的客人。
那些個尺寸不已的筐子,是普通老百姓家里買去放雜物的。面前扁擔上的這些小玩意兒,也是普通百姓買回去逗孩子開心的小禮物。
像是劉睿影這般模樣的年輕人,一沒成家,二無子嗣,哪里會需要這些?無非是碰巧路過,看個新鮮新奇罷了。
之間他從右邊框子里抽出幾根黃褐色,已經殺青過得竹條,一頭夾在膝蓋中間,另一頭咬在嘴里。雙手拿著其余幾根橫著搭在這跟豎直的竹條上,手腕與十指相互配合,快速翻飛。不到一盞茶的功夫,卻是就編成了一個小筐子。
劉睿影沒想到這小販賣的東西都是他自己做的,現在這年頭投機倒把,低買高賣的人不少。但像這般真正有手藝傍身的人卻是不多了。雖然篾匠并不是個多么高深的技術,可一招鮮,吃遍天。能有個手藝,起碼能保證自己在這繁華的中都城不至于餓死凍死。
做好之后,這小販拿出一把剃刀,將筐子的外形修理的更加圓潤。最后用手摩挲了一陣兒,覺得沒有任何扎手的地方,這才滿意的扔到了左邊的大框子里。
至于那些被踢到刮下來的邊角料卻是也沒有浪費,都被他做成了便當上放著的那些個小玩意兒。
不過他做這些的手藝要比當篾匠差遠了……劉睿影只能大致看的處理是動物或是蟲子,都卻忍不住具體是什么。
劉睿影的余光忽然黯淡了一下,轉頭看去卻是因為熊姥姥正在酒肆里賣著她的糖炒栗子。此時背對這窗戶,遮住了不少燈火的來那個光。
他覺得今晚應當是看不出來什么端倪,便想不如明日見過掌司衛啟林大人后去查緝司的檔案中找尋一番。有個大致的了解,日后再上點心琢磨,想要弄清一個人底細對于一中的股查緝司的省旗來說從來都不是一件難事。
篾匠小販昨晚了手中的活兒后,又開始搖擺這身子,“咔噠咔噠”的清脆再度傳來。
可是他扭過頭,直勾勾的盯著離他一丈多遠的馬車。
車夫坐在馬車前的襯板上,手中握著一根長長的鞭子。
要是馬鞭的話,那這根馬鞭有些長的不可思議……劉睿影一眼便估計出來這條鞭子卻是可以從車夫坐在的位置,一鞭抽到篾匠小販這里。
一位著寬大藍袍的瘦子,一位坐著瘸腿凳子的篾匠小販,一位手握長鞭的馬夫。
三個人在這并不寬敞的道路兩旁互相對視著,劉睿影覺得有種說不出來的詭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