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廳很快被清理干凈,剩下的貴賓們也恢復了常態,各自之間保持著妥帖的距離。拘謹的同時,又顯得極為融洽。
那位東家讓身邊的婢女將桌面上的碎瓷用絲帕包好,不知還有何用,繼而走到了燈盞下的那塊石頭前,提筆在紙上寫下了三個字
“一刀切”。
這個名字劉睿影聽說過,算是珠寶行當的專用術語,也算是因為這個行當的特殊而生成的一種交易模式。無論玉石或翡翠還是玉石開采出來時,有一層厚厚的風化皮包裹著,買家僅憑肉眼無法判定其內里的好壞,必須經過高手匠人的切割后才能知道玉石或翡翠玉石的成色質量究竟如何。皮的厚與薄主要取決于風化程度的高低,風化程度高皮就厚。一塊原料表皮有色,看上去很是可人,或許在切第一刀時便見了綠,但可第二刀時什么都沒有,也是常常發生的事。
好的匠人,只需要一刀,便可恰到好處的切開外層的風化,露出里面的真實。故而這個行為也被生動的稱為“一刀切”。只是到了現在,“一刀切”已經不僅僅被用來指代這個方式,更多的是對匠人的一種認可。能夠“一刀切”的匠人,整個中都城里都不過一掌之數,卻是要比切出天價的玉石或翡翠還要寶貴。
沒有這匠人,再好的翡翠也會被當成廢棄的石頭,沒有了它的價值,匠人好比伯樂,發掘翡翠,翡翠多見,可會一刀切的匠人卻屈指可數。
不過這一刀切歸一刀切,最主要的還是買家的心態以及石頭本身的好壞。所謂一刀窮,一刀富,就是這個道理。相比于純靠命運的骰子而言,“一刀切”卻是經驗、實力、運氣的縱橫較量。
劉睿影有幸看過次“一刀切”,故而對這個玩法以及石頭的質地之說有些了解。未經過加工的玉石或翡翠原石稱為“毛料”。在珠寶行當的交易場中,這樣的毛料也被稱為“石頭”。表皮滿綠的毛料則被賣家叫做“色貨”,綠色不均勻叫做“花牌”。表皮看上去不會出現什么好貨色的,干脆就是“破磚爛瓦”。有的“破磚爛瓦”會被賣家用金銼刀挫出一個小窗來,讓買家能更直觀的看到內里。不同地方出產的“毛料”顏色各異,紅、黃、白、黑皆有,還有混合色。
“一刀切”中對人誘惑力最大的,便是賭這塊“料子”值不值得下刀,在哪里下刀。
賭石如賭命。
賭贏了,十倍百倍地賺,一夜之間成富家翁。賭垮了,一切都輸盡賠光,連做人最后的尊嚴都保不住。
這般大的落差之下,總有已經沒了希望的人拼死一搏,富家翁也不止于手中的銀子,想更上一層樓。
也曾有人想要走捷徑,請來武道高人,將勁氣打入“毛料”中,看看能不能通過勁氣反震的回饋來識得廬山真面目,但最終全都以失敗告終。這也是“一刀切”能夠經久不衰,讓人熱衷不已的原因之一。
對于不確定的,人們總是有欲望去探知。正如這風化皮子里包裹著的到底是什么,無論有錢沒錢,卻是都想知道。
劉睿影親臨的那次“一刀切”,當高手匠人抬起刀時,那買家并不在現場,而是中都城外幾十里之遙的一處神廟中燒香磕頭。據古書,《玉翡虞衡志》記載:“玉出南江,江昔為蠻夷所屬,距中州五千余里,其里多玉翡。蠻夷采之,撇出江岸各字成堆,粗礦外獲,大小如禽蛋,不知其中有玉、并玉之美惡與否,故客隨意估而買之,運抵中州后,皆有作玉翡之坊,解之見玉或翡翠,平地暴富矣!”
按此書其他篇章記載,這玉石或翡翠產出環境分為山料和仔料。前者是未受風化破碎而與原巖長在一體無一層皮內外相同。后者是經受風化破裂。經水土或河流沖刷轉移形成外面一層皮,其外殼特征與產地地質、土壤、植被及水質有密切關系,即場口不同而賭石也有差異。
最出名的場口在全天下一共有十個,其實原本只有九個,但為了好聽,賣家便取了十全十美之意,后又增添了一個場口。分別是灰卡、烏砂、抹崗、坎底、馬薩、目亂干、打木砍、次卑、龍塘。主要的區別便是個體代賣,以及皮克色澤的不同。有的場口皮殼雜色,以灰綠及灰黑色為主,透明度好壞不一,水底好壞分布不均,個體大小懸殊。有的則是黑烏砂黑中帶灰,裂紋少,但水底一般較差,且常夾黑絲或白霧,綠色偏藍。至于最好的場口,當屬龍塘,以黃砂皮或灰白魚皮為主,皮殼較粗。大部分水與底均好,綠色很正,常出高質量的玉翡料。
一種貴賓繞著這塊“毛料”走了幾圈后,紛紛動筆開始寫寫畫畫。站在“毛料”后的莊家則很有選擇的回答他們的提問。
有些人問的太過于具體詳細,莊家只當做沒看到一般。但卻是很明確的讓婢女告訴眾人,這塊“毛料”的產地是龍塘。
知道了產地,大廳中的貴賓們心下稍安,覺得龍塘出產的“毛料”切出寶貝的可能性不低。更有甚者,覺得先前一人賭腿,這大廳中卻是見過血的,算是沖喜,指不定這塊“毛料”就能讓自己的身家再度提升些許,因此暗暗摩拳擦掌,已經有些急不可待。
古人有曰“察言觀色”是指看人,但其實在挑選這樣的“毛料”時同樣有用。首先看其成色,上等的玉翡翠只看一眼外皮就能給人一種蒼翠欲滴的感覺。而玉翡只有色正,方才能顯示出來它的靈氣。以次充好的玉翡往往色澤呆板,黯淡無光澤,看上去沒有任何神韻,好似將死之人的雙眸。
劉睿影也湊過去瞧了兩眼。
近年來,龍塘的產量也沒有原先那般高產,因此這行當以次充好,甚至造假的先例數不勝數。很多無心商家造假開口,他們在無色、水頭差的低檔賭石上切小口粘貼高翠薄片,以劣充優。在皮殼上做些手腳,將次料、廢石、假貨粘上優質玉石或翡翠皮殼,再放入一種經由特殊調制的溶液中浸過的土壤里埋上,使之變為和真實龍塘“毛料”的“真皮”,掩蓋了與之對應的人工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