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也就是出于這般心
(本章未完,請翻頁)
態,他對劉睿影很是包容,暫且就算作是一種愧疚的彌補方式。
在蕭錦侃這里,無論劉睿影是朋友還是故交,亦或者以后都不交往,都妨礙不了他們之間的情誼。
“要走的人,沒必要去追回來。”
“你也追不回來。”
蕭錦侃說道。
末了,又補了一句。
“我知道。”
劉睿影說道。
這句話在當時說出來極有感染力,但其中的道理卻十分淺顯,根本不用推敲。
聽過也就過了,哪里需要細細琢磨?
劉睿影剛回答完自己知道,卻是就有些后悔……
這是他自己說正在想的事情,結果旁人給了解釋,自己又說知道。
這般前言不搭后語,像極了醉話。
問題是,他并沒有喝多酒。
沒喝多酒的人,當然不應該說醉話。
不過說出這樣話的人,就算喝多了酒,但一定也還未醉。
真正喝醉的人,只會翻江倒海的嘔吐,或是徹底昏厥過去,根本一個字都說不出來。
這句話出口,劉睿影竟是有些忐忑。
好在蕭錦侃只是笑了笑,并未深究。接著便主動放慢了步伐,和劉睿影拉開了些許的距離。
劉睿影兩邊的視線一下空落起來,讓他有點不太適應。
扭頭看了看酒三半,仍舊是拿著酒葫蘆朝嘴里一口一口的添著。
有些事,并不能像酒這般逾久彌香。反而像極了每晚夕陽,覺得日日都差不多,可總是有些微的區別。
況且日頭一天天的就這么過去,再重復的生活,也會有不同的柴米油鹽之事來引起惆悵。
日子就是這么平淡,但想要如此安然的平淡也是一件難事。
“我們在往哪里走?”
酒三半問道。
當他一開口,劉睿影就知道是他手里的酒葫蘆又空了。
“先去找個人,很快就到。”
劉睿影說道。
早就說過“喝花酒,賭大錢。”
現在花酒喝不上了,大錢還是要賭的。
前方不遠處有個岔路口,距離幾人還有不到三丈遠。
這個岔路口著實可以稱得上是中都城里最有名的岔路。
中間那條最寬闊的,可以直通祥騰客棧。而中都查緝司和擎中王府,也和祥騰客棧坐落在相隔不遠的長街上。
最右邊那條,則是通往中都城外的三威軍駐地。
而劉睿影他們要走的是左邊。
看似最不起眼,但一直走到底,便是中都城里最有煙火氣的去處。
像大老姜這樣的攤販,一晚上有時和喝酒循環的人一樣,會輾轉好幾個地方。
每個地方去一去,喝一喝,這才叫串場子,每天串一串,生活就有了樂趣。
哪個地方發生了什么事,攤販往往比其他人都要先知道,他們可謂是小街上的千里耳,不止知道各家各戶是干什么的,就連誰家寡婦找了男人,都清楚的很。
有些長街在黃昏時熱鬧非凡,有些長街卻是在天擦黑了才會有人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