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送水之外,還是負責給南來北往的人打聽傳遞消息。
每天都走動在各家各戶之間,送茶送水的同時,也就能收集和傳送各戶人家的最新消息。
碰上什么典獄刑事,亦或是哪里有人家辦了紅白喜事等等,都逃不過這類人的眼睛和耳朵。主家有時為了賓客盈門,還得依托“提茶瓶”的人脈,請他們來幫忙操辦或送來祝賀、慰問。
這類人的消息最是靈通,劉睿影進茶鋪的目的正是為了找個“提茶瓶”打聽打聽那中年人在石碾街中的事情。
不巧。
今晚茶坊人滿為患,一張空余的座頭都不剩。更不用說那些個“提茶瓶”了,盡皆忙的腳不沾地。
哪里有功夫說事,恨不得兩只手當四只用,他們靈敏的竄梭在客人之間,準確無誤的給他們上茶,空余不出半個眼神去看新來的客人。
劉睿影轉悠了一圈兒,眼見著實沒有地方,只能作罷……轉而走向了對面的會仙樓。
作為石碾街上最好的館子,卻價格公道,從不欺客,著實是難能可貴。
石碾街來往的都是平頭百姓居多,有這么一個上檔次又吃得起的去處,自是幸事。
何況會仙樓常年都備有百十來套空余的食具,一個時辰不到就能擺出幾十桌上好的婚宴、壽宴來。
中都城里吃飯的地方,大一點的,都會供應頭羹、石髓羹等羹湯,白蝴餅這樣、軟羊、大小骨、角炙犒腰子、入爐羊等肉食,還有白蝴餅、桐皮面、湯撈飯之類的主食。
再小的去處,也會有用面糊攪勻后,用筷子沿著碗邊削出來的面頭羹。其中王域口味的菜肴最是特殊,靠東頭的喜甜,靠西頭的愛辣。
會仙樓便是中都城里吃王域風情的最好去處。
一進門,便看到門口拼起著一腔相架,上面掛滿了一扇扇的豬羊肉。
今晚好似有場不小的宴席。
劉睿影看到會仙樓內沿街和靠里的一溜門窗,都用紅綠彩綢裝飾,的極為喜慶,按照講究,這便喚做“歡門”。
本想在院子里找個小二或是管事兒的問問情況,奈何一個人影都沒有見著,全都是遇到熟人拱手行禮,滿面堆笑的食客。
“這地方不錯,還真有點餓了!”
蕭錦侃說道。
劉睿影腹中也響起一陣嗡鳴……想起自己從文壇龍虎斗結束之后,卻是就沒吃什么正經東西。
煎餅太少,而春暖閣里的菜卻又中看不中吃。
樣子著實不錯,但味道就差強人意……
至于蕭錦侃。
他師傅葉偉從食盒里提來的酒菜,卻都不是正常人能夠下咽的……要不是為了給那老家伙留幾分顏面,蕭錦侃早就連著盒子全都扔掉,根本不會費力的提來提去。
既然如此,劉睿影覺得在這里與朋友一起吃些可口飯菜,再去尋大老姜,去往寶怡賭場也來得及。
長夜未過半。
那些地方都是越晚人越多,越晚越熱鬧。
夜色不但可以加劇酒意,還能讓人變得更加放縱。
這一切都濃縮在短短的幾個時辰里,就會要比平時劇烈的多。
穿過會仙樓的院子,兩邊格式一條走廊,普通的客人一般就在廊中用餐。
劉睿影一眼就看到了個空余的座頭,正要招呼眾人就坐,卻被冷不丁冒出來的一位管事兒模樣的活計一個鞠躬給打斷了到嘴邊的話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