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們對待自己的閨中密友,反而喜歡藏著掖著,好似自己珍貴的私有物品,不能輕易拿出來示人。
一旦自己的推心置腹密友有了除自己外別的朋友,那她一定會非常難過……甚至心生嫉妒、怨恨。
“那現在他為什么又開始走來走去?”
湯中松又問道。
他看見劉睿影的腦袋已經不似撥浪鼓般左右搖晃,但卻佝僂著肩膀,低頭看著腳下,在面攤前一塊不大的位置來回踱步,時而還抬頭看看四周的屋檐。
“因為他覺得自己已經熟悉了環境。”
蕭錦侃說道。
湯中松卻笑了起來。
這句回答等同于什么都沒有說。
人在做完一個動作后,當然不會閑著,當然會繼續下一個動作。
但這兩個動作之間到底有何關聯,是否符合邏輯,就很難說的清楚。
就像有的人吃飯前要先喝一碗湯,有些人卻是飯后喝湯,而有些人飯后只喝水。亦或是吃東西時不喝酒,喝酒時不吃東西。
這二者之間毫無關聯,但就這么先后發生,完全憑借的是各人喜好。
只要自己痛快,那便是正確的。
世間人都覺得必須要經歷過苦難,體悟過痛楚與孤獨才能達到更高深的心境,殊不知讓自己痛快才是來人間走一遭的最高真理。
經歷過坎坷,無非是為了有朝一日的輝煌。
但要是一個人把自己經歷過的所有事都認定作輝煌,當作痛快異常,豈不是早就超脫了人間?
獨自能獲得的快樂當然有限,所以需要志同道合的朋友。哪怕和這些朋友在一起只是吃吃喝喝,吹牛打屁,一點正事不做。但在眾人都端起酒杯時碰杯的一剎那,他們就是志同道合的,起碼在喝酒這件事上。
想要坎坷著實太簡單了……吃自己不喜歡吃的東西,逼自己做不愿意做的事情,都可以達到這種目的。即便很開心的時候想要難過,那夜只需要讀幾首情深義重的別理詩詞。
可就這么短暫的幾十年,為何要自找苦吃?
一個豁達的乞丐,在心境之上,絕對可以碾壓一位小心眼、患得患失的王爺。
不過劉睿影當然不是在閑逛,他做事向來有很強的目的性。就算一開始,在定西王域,集英鎮的祥騰客棧中有些用力過猛,但他做事的習慣已經初見端倪。
和那些先吃飯后喝湯還是顛倒過來的人不一樣,他此刻踱步,是為了探查地面的情況。
人不是鳥,也不是那些說書人嘴里神仙故事的主人公,要么肋生雙翼,要么騰云駕霧。
人之所以生出來兩條腿,就是為了穩健的站在大地上,同時讓自己的腦袋不那么低矮。
這樣既可以給自己的內心一種踏實,也可以讓眼界不那么局限。
這道理就跟“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相同。
劉睿影正是在探查這片地面的“踏實”程度。
何處有石板,何處有磚塊,何處的土地柔軟,何處的土地堅硬。
這些都會影響到動手之后的種種。
同樣
(本章未完,請翻頁)
多的勁氣運行身法,在石板上可以一躍七丈遠的話,在柔軟的土地上只有五丈。
這段距離放在平時無關痛癢,但要是在對敵之際,就是致命的錯誤。
原本以為這一劍必然能偶刺入對方的咽喉,但卻因為腳下的柔軟,差了半寸。
那刺入咽喉的就不是自己的劍,被刺入的卻是自己的咽喉。
劉睿影覺得大老姜和老頭兒都是高手,自是更加慎重,故而才如此仔細。
但他探查的過程,卻突然停滯。
“現在又是為了什么?”
湯中松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