箱子里都市百姓人家。
街心處同樣是做買賣的地方,在晚間尤為興盛。
角巷入口處,歐家和胡家共同修建了一座迎祥池,池邊垂楊夾岸,池中菰蒲蓮荷,鳧雁在其間游泳嬉戲。
迎祥池中橋梁、亭閣、樓臺、水榭,星羅棋布,相對聳峙,不過尋常百姓只有在每年春節時才準百姓入內燒香、游觀半日。
走出這條角巷,便到了酒肆所在之處。
凡是下危城中的酒肆,都扎有彩帛裝飾的門樓。店門直對的,是一條筆直的長約百步的主廊。
南、北天井兩邊的走廊旁都是一間間小房間。
入夜后,燈籠、蠟燭點燃得明亮輝煌,上下相互映照,又有濃妝艷抹的女子數百人,聚集在主廊的廊檐下,等待酒客的召喚。
其中最大的酒肆,當屬豐樂樓,是胡家的產業。
大院里有五座樓房遙遙相對。
各樓之間,用裝有欄桿的懸橋,或明或暗,相互聯通。
珠子的門簾、刺繡的門額,在燈燭光下晃動,猶如漫天繁星,閃動非凡。
豐樂樓對每天之內先到的十位酒客,贈金旗一面。
劉睿影仰頭看去,這街市上的酒肆,各個彩樓相對,旌旗招展,幾乎遮蔽住整個天空。
“家主特意交代過,來酒肆吃喝時,他要親自奉陪,所以今晚便在歐家一處茶樓中給劉典獄解封。”
“一劍”看劉睿影對這里極有性質,連忙開口說道。生怕他覺得是自己等人怠慢,放著這么好的去處不去,反而在個僻靜的茶樓里枯坐個把時辰。
“歐家主真是太客氣了,在下榮幸之至!”
劉睿影說道。
言談間,周邊的燈光劍尖稀少,不遠處已經能看到涼亭的形狀。
空氣里酒香、肉香不存,取而代之的是粘稠的血腥。
這血腥味幾乎要糊在劉睿影的臉上是的,從這點他便可以判斷出這里定然是死了人,而且還死的不少。
不過一般人死,不該有這樣濃郁的血腥氣。
只有兩軍對陣之際,彼此沖殺,才能醞釀出這般濃郁的血腥味來。
涼亭周圍站著不少人。
手上都提著燈籠。
有的燈籠上寫著“歐”字,有的寫著“胡”字,幾乎半對半。
兩大世家中人已經將這幾座涼亭徹底封鎖,任何人不得通過。
但他們鎖的住人的步子,卻是鎖不住流水與晚風。
晚風早就將這氣味送至全程,喝水也從青黑變成了粉紅,引得河岸兩旁的商販行人紛紛驚懼側目。
“家主的貴客。”
一位歐家管事模樣的人看到“一劍”來此,趕忙上前行禮。
“一劍”沖他微微頷首,隨即指著劉睿影說道。
那管事聽后沒有絲毫遲疑,當即沖著身后擺了擺手,那些提著燈籠的歐家人立馬向兩邊散開,騰出條路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