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三花聽說官媒來了的事情后,再聽妯娌們笑著恭喜她的話,她心里面真的有揚眉吐氣的感覺,他們夫妻這些年總算是能夠出頭了。
戚維肆私下里警告過她,他們夫妻再歡喜,也不能在人前太過表露出來,畢竟戚其良兄弟是一家人供出來的,他的喜事,就是一家人的喜事。
戚熒和戚善去河邊洗衣裳的時候,婦人和她們姐妹說話,都多了幾分善意,戚熒姐妹和從前一樣的表現,又讓村里面的婦人贊嘆不已,直接夸贊秀才的侄女和妹妹就是懂事知禮節。
戚熒趕緊和村里婦人們解釋:“嬸嬸們,嫂嫂們,我家哥哥是童生,他和我七叔準備參加院試,借嬸嬸們嫂嫂們的吉言,我們也想七叔和哥哥能夠中秀才。
只是現在大家不要隨口和外人說他們是秀才,外人聽了后,會笑話我們家的人,行事太過張揚,還不是的事情,也提前說是了,這樣對我們村的名聲也不好。”
戚善在一旁點頭說:“嬸嬸們,嫂嫂們,等到過一些日子,我七叔和我家哥哥都中了秀才后,我們家一定會多謝你們的吉言。”
她們姐妹走了后,河邊的人沸騰了:“三大爺家的家風就是好,戚老四夫妻八棍子打不出一個屁來,他們生的兒女,反而不象他們夫妻。”
“良哥兒現在有本事,我們家可不敢攀這樣的親事,但是他的妹妹們年紀大了,我娘家的侄子瞧著還行。”
“你可別做糊涂事情,只要戚老七和良哥兒中了秀才,戚家小女子的親事,可不是我們這些人家能夠攀的。你要亂想,別到時候,傷了兩家人的和氣。”
戚熒姐妹聽著身后婦人們的話,戚熒對戚善說:“善善,哥哥們有出息,我們一定不能給他們丟臉,我們要多認字,還要寫好字,我和小姑還要學習看帳本。”
戚善瞧著她點了點頭,只要戚其良中了秀才,她們姐妹便有機會進城跟著長一長見識,而且她也想學一些實用的本事。
她們姐妹學針線活的年紀都大了,又遇不到好的師傅,戚月杏的意思,她們只要學會做衣裳,繡花這樣的精細話,就不用多想了。
戚善聽戚鶯私下里說,長輩們繡活不出眾,她們也只能夠教小輩繡活的一些皮毛,她們姐妹里面學得出來的人,自然是學得出來,繡出來的東西,也能夠瞧得順眼。
但是學不出來的人,也要用心去學,至少以后出門,她們瞧見別人衣裳上面的精美圖樣,不會表現出大驚小怪沒有見識的樣子。
戚熒和戚善聽進了戚鶯的話,他們這樣的人家,都是買布回來,自家人做衣裳穿用,而且她們現在的年紀大了,長輩們也會放手,讓她們學著做衣裳。
孫三花在娘家的時候,是沒有機會學做針線活,她嫁進戚家后,才開始學著做針線活,然后這些年他們一家人的衣裳,都是由錢氏幫著裁剪后,她才敢一片一片縫制出來成衣裳。
孫三花都有些妒忌女兒們命好,這么小的年紀,家里面許她們學著做針線活,長輩們還會手把手教導她們裁剪衣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