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維守明白杜氏的意思,有的人努力了一輩子,最后還是中不了秀才,然后直接崩潰了。
他對杜氏說:“你安心,我心里面明白,我要是中了秀才,我就進城尋一處學堂當夫子。我要是中不了秀才,我就安生回來過日子。在村里面收幾個學童,一年也有一些進帳。”
老村長私下里問過戚維守的打算,自家村子里的孩子們要去鄰村上課,老村長以前不覺得沒有面子,現在村里有童生和秀才了,他就覺得有點沒有面子了。
戚維守和老村長表示了自個的不甘心,他要再嘗試一年,老村長也表示了理解。
戚其良和家里人說了他的情況,他的學業基礎薄弱,長則三年短則兩年的時間,他一邊要讀書,一邊還要鞏固基礎知識。
而且他還不敢保證兩年后,或者三年后,他參加鄉試,一定會上榜,但是他會爭取機會。
他表示如果到了二十歲,他還是中不了舉人,最多再努力一年,就要沉下心來好好的做事了,他不會一直讀下去。
戚善心里面明白著,戚家有這么多的讀書人,是幸事,但是同時也是愁事,他們家這幾年是沒有悠閑的日子。
戚維肆夫妻高興幾日后,又滿眼愁苦神情,夫妻對坐在房間里面,能夠想到最好的辦法,就是聽戚維山夫妻的話,這樣四個兒子讀書就不用那么犯愁了。
戚維守進城打聽一些消息后,讓家里的讀書人去報名考試,結果只有戚其賀和戚其從戚其德兄弟考進去了,余下的兄弟們,城里夫子們也表示,讓他們好好讀一年書,明年會有希望的。
這真是幾家歡喜幾家憂愁,誰也沒有想過戚維肆和孫三花夫妻的兒子們這般的爭氣,這一次戚其才年紀小沒有去考試,但是他平時功課相當的不錯。
戚培基因此瞧著戚維肆上了幾分心,戚維肆一下子感動不已,他活了三十多年,他爹第一次在人前夸贊了他。
這一日,他走路都是飄的,晚上難得的和孫三花說了許多的話,把孫三花激動得大半夜睡不著,她沒有想到戚維肆原來心里面是有她這個人的。
第二天,戚維肆醒來恢復了原來的樣子,孫三花心里面還有失望,但是她這一次記住戚維肆的話,他和曾老大沒有什么交情,她也不用勉強自個去交好童娟子了。
天氣炎熱,學堂休假期間,戚家人的幾乎天天上山,每一次都不會空著手歸家,只是山上的東西越來越難尋找了,戚培基也要求戚家兄弟不許上山了。
戚家姐妹們知道兄弟們不上山后,她們松了一口氣,總算沒有人在她們身邊嘀咕長短了,她們可以往小道上多走幾步,
戚其良現在有興趣嘗試著做一些木工活,戚善很樂意幫他做一些雜事,然后兄妹暗搓搓的摸索著木匠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