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戚蔻小夫妻回門,他們在回來的路上,聽去接他們回家的弟弟戚其江說了,童家小女子敗德的事,戚家村的人,去童家理論的事。
戚蔻聽戚家只有戚其閣兄弟和戚善三人一起去,她瞧著戚其江說:“你怎么不跟著一起去?”
“姐姐,大伯說,我們家去的人多,童家人會以為我們家和六哥對童家小女子有幾分意思,我們由大哥陪著六哥和十一去,童家人就明白,我們家是去討公道的人。
族長和族老們過去,是要和童家族長好好理論一番,童家女子實在是嫁不出,也不能尋我們戚家人來接收。
村長過去和那邊村長好好說一說,我們村里讀書人的名聲,是不能由著別人隨意敗壞的。”
戚其江心里面是有幾分的惋惜,但是家里長輩們提醒了,他們家的人太過出眾了,戚其閣如果不是長兄,戚其良如果不是當事人,家里人都不會讓他們一起過去。
戚善跟過去,比家里兄弟們跟過去方便許多,她可以出面擋了女人們撲向戚其閣兄弟的腳步。
戚其江又把童家婦人們輕浮行事說了說,戚蔻夫婿楊進瞧著他們姐弟一來一往的說話,只覺得戚家的人,還真是齊心,一個個都不認為戚其良往家里面招了事。
楊進想起自家的事情,這一會心里面明白過來,難怪兩人親事定下后,戚家人對他家的態度由最初的熱情,到現在的客氣周到。
楊進想起自家大哥說的話,他都羨慕戚家的家風,他的爹娘比較注重利益,自從他大哥娶了中意女子為妻后,他爹娘對大嫂總是不太滿意。
楊進沒有成親前,他不認為他爹娘做得不對,他現在成了親,這才短短的兩天時間,他從爹娘對待戚蔻高高在上的態度上面,已經明白了一些事情。
楊進和戚蔻的親事,當初由他爹娘親自定下來,他最初是不樂意的,他一個鎮上好人家的男子,他的條件也不差,為什么要尋一個村里女子為妻?
楊進和戚蔻相看后,他認了這門親事,但是心里面總是不服這一口氣。
親事定了下來,他來戚家走動后,見識了戚家的家風,又知道戚蔻會認字會看書會做針線活,她還會做廚房里的事,他對戚蔻是越來越滿意了。
他的爹娘對他這一門親事,卻因為知道戚家的事情越多,他們反而不滿意了,戚蔻的嫡親兄弟在讀書方面不如堂兄弟們有天分。
戚蔻夫妻回門,家里的兄弟姐妹們都來見了七姑爺,楊進私下里和戚其良表達了心意,如果不是因為他們夫妻成親,戚其良也不會在這個時候歸家,也不會招惹到無妄之災。
戚其良原本對楊進印象一般,現在聽他的話后,他對這位七妹夫反而有幾分上心了,戚維山夫妻的眼光,果然一如既往的好。
戚其良關心起楊進現在做的活,聽他說在自家的店鋪里做事,又問他以后打算,畢竟楊家兄弟多,他又不是長子,成了親,日后有了兒女,自然要多想一想以后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