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黑了,元仕進滿身疲累的回了家,元達和送他回家,順帶把孩子們接了回去,他瞧見燭火閃亮的房間,低聲和林氏說:“娘親,小弟要是覺得孩子們吵了他讀書,明天就不送來了。”
林氏笑著搖頭:“和兒,你還不知道你小弟的性子,他要是用心讀書的時候,周邊再吵鬧,他也能夠看得進書。我在家里面沒有事,你們把他們送過來吧。”
元達和走了后,元仕進瞧著林氏皺眉頭:“你何必讓他們把兩個孩子送過來,笙兒在家里的日子不多,孩子們吵了他,他也不會多說話。”
林氏瞧著元仕進不說話,兩個兒子會體諒小兒子的不容易,兩個兒媳婦卻只會認為小兒子做得不夠多,特別是她們不會想到元達笙還在讀書,他還要在府城生活下去。
夜里,元仕進要睡之前,他和林氏交待:“我們不欠大兒和二兒任何的東西,我們因為他們養家不容易,在我們能夠動的時候,也沒有問他們要贍養費用,你心里不必覺得對不住他們。”
林氏半會后回答:“笙兒以后不用過這種辛苦的日子,他的兩個哥哥一輩子都只能在田地里忙活,同樣是我們的兒子,我心疼他們的不容易。”
元仕進已經睡熟了,他沒有聽見林氏的話,他就是聽見了,也會覺得元達和兄弟幾年做下的選擇,他們就要接受這樣的結果。,日后不管如何,他們也怨責不到元達笙的頭上。
夜色深了,元達笙吹糗了燭火,他的心里面明白林氏心軟了,但是他的心卻沒有這么的溫軟。
這世上的事,一向是救急不救窮,他兩個哥哥家日子過得辛苦,但是沒有到危急的時刻,也不需要他這個當弟弟的伸手扶一把。
元達笙在睡前,想著日后娶妻,那妻族的門第還是不要太高了,否則自家的事情,很容易讓他在妻子面前抬不起頭來,還是尋一門條件相當的親事吧。
第二天,元達笙再聽到兩個嫂嫂在院子里大聲音說話,他沒有任何的意外,這一次,他照舊在房間里等她們走了后,他才起身打開房門。
柳氏和駱氏心里面壓抑不住氣憤,元達笙從前不會晚起,她們來了一次又一次,他這是避而不見面,現在這樣忙的日子,她們也只能早上來一趟。
農忙還沒有過去,元達笙則要回到府城讀書了,元仕進夫妻瞧著小兒子腳步輕松出發的身影,只覺得這個兒子距離他們會越來越遠,日后,他們大約還是需要家中兩個兒子照顧。
元達和兄弟聽說元達笙回去讀書了,他們兄弟很是接受現實,而且也慶幸小弟趕在這個時候回家,爹娘和元達笙名下的田地,都沒有讓他們兄弟伸過手。
這一次農忙,元達和兄弟感受到讀書的好處,至少元達笙有錢請人做事了,而他們兩家人還是要辛苦的做活。
柳氏和駱氏的心里面很是不平,她們也只敢在林氏面前說一說話,她們知道婆婆心軟,但是公公不發話,婆婆再心軟,也不會有任何的表達。
元仕進私下里勸妻子:“他們兄弟已經分了家,你只瞧見兩個大兒子的不容易,就沒有想過笙兒獨自在府城讀書,也是同樣的不容易。我們當長輩的人,在這樣的事情,就不要多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