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善直接進了小廚房,提起灶上溫熱著的水,直接就往后院走去,她把熱水侄在沐浴的桶里面,又轉頭裝滿了一鍋的水,再走進小廚房里面。
戚蘇一直緊跟在她的身后,戚善只當沒有瞧見她,進房取了換洗的衣裳,戚善出房間,戚蘇又跟了出來,孫三花瞧著小女兒委屈的模樣,只能叫住了戚蘇。
“蘇蘇,你幫我來捆一下草。”戚蘇委屈巴巴的過去幫孫三花做活,孫三花低聲勸道:“蘇蘇啊,你姐姐也是擔心你太辛苦了,你就別跟著去了。”
戚蘇委屈巴巴的瞧著孫三花:“娘,我想哥哥們和八姐了,他們在的時候,我說什么話,他們都會應承我。”
戚維肆抬頭瞧著戚蘇,戚其良兄弟和戚熒對戚蘇的無理要求,也不是那么好說話的人。戚蘇對兄姐們的誤會,難道是因為遠香近臭的道理嗎?
孫三花認同戚蘇的話:“蘇蘇,等他們回家的時候,你有什么想法,都可以和他們說一說。”
戚蘇心里面高興了,她歡喜的和孫三花說:“娘,我們去府城住上幾天吧?我聽人說,府城比城里面要熱鬧許多,而且衣裳布料也便宜。”
孫三花如果不是因為兒子們在城里面居住,她是不想再進城的,而且他們夫妻已經說好了,兒子們有出息,日后不會回戚家村過日子,他們也不會進城過那種無所事事的日子。
孫三花娘知道孫三花的想法后,直接罵她:“你這個賤胚子,有享福的日子,你不會過,還寧愿守在戚家村受你大嫂指使著做事。”
孫三花難得的和親娘交心,結果換來一頓罵,她心里對娘親的向往,又淡了下來。她也不想解釋了,那種閑得盼著黑夜早來的日子,過一天,比過一年都要難受。
孫三花返回來和錢氏說了心里話,錢氏很是明白她的意思,這沒有進過城的人,向往城里人的生活,可是進了城后,那種只能夠閑坐著無聊的日子,是非常的難過。
周氏知道孫三花的想法后,難得的夸贊孫三花聰明了一回,戚其良兄弟將來娶的妻子,有大半的機會,是特別能干聰慧的女子,這樣的女子,會通情達理的孝順長輩們。
可是另一方面也表明了,戚維肆和孫三花不管跟著那一個兒子養老,都會受到很好的照顧,但是他們夫妻在家中也沒有多少說話的權利。
這種生活,對那種習慣過清閑日子的人,自然是大好的生活。可是對一年到頭只有忙碌著,心里面才會踏實的人,卻是特別無聊的日子。
周氏當年把家事交給錢氏的時候,心里面都失落好一些日子,這還是錢氏很懂得孝順她,許多事情,主動來問她的意見,她的心里面才好受一些。
周氏見到錢氏這般的孝順,也不想為難她,更加不想讓家里人,因此不敬重長子媳婦,因此只是聽錢氏說家事,對家里面的事,大多數的時候,她都不出來指手畫腳。
周氏和錢氏說:“老四進城住過兩三日,他回來和公公說,他是土生土長戚家村的人,他過不習慣城里的日子。日后兒子們有出息了,只要侄子們不趕他們夫妻進城,他們夫妻就在戚家村住下去。”